“不用。”陳鞠華說了一句,然后對陳天說:“陳天。”
“知道了,師父。”陳天拿起早就準備好的銀針,走過來說:“老爺子,我現在替你針灸幾針,這針灸沒什么別的作用,就是能降低你皮膚的敏感程度,就不會那么麻癢,麻癢是藥效見效的證明,所以盡量別撓的好。”
“那就太好了。”劉老爺子欣喜,然后問:“那要不要我站起來,方便點?”
“不用,你坐著別動。”陳天說完,伸手伸進水里,手里的銀針準確無誤的刺入穴位。
因為本身就有麻癢和輕微刺痛感,劉老爺子完全沒感覺到陳天有什么動作,四針施針完畢,陳天走到一邊去,劉老爺子才問道:“我不站起來,你能找得到穴位嗎?”
“已經針灸完了,是不是感覺好點?”陳天笑道。
“啊?這就完了?”劉老爺子感覺了一下,驚喜到:“果然沒那么麻癢了,小陳大夫真是厲害,不用眼睛看也能精準找到穴位,咱們中醫有這樣的水平,還愁不能發揚光大嗎,哈哈,原來來之前啊,我還想著,我的身體也經受不住折騰,這次來就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現在我覺得,一定可以的。”
“放心吧,我們一定竭盡所能。”周玉泉說了一句。
“嗯,這句話有點大醫院的味道,我不太喜歡,總感覺說這句話就代表沒什么把握了。”劉老爺子笑呵呵的說道。
“那不一樣。”陳鞠華說:“我們說的竭盡所能,是保證,一般醫院說盡力了,是分清楚責任,性質不一樣。”
陳鞠華沒說話,聽長輩們聊天,他想到了前些年一個新聞,一位東北的姑娘大老遠道醫院來排隊掛好,一天才輪到她,結果到跟前還是沒票了,可是周圍有黃牛兜售專家號,三千掛號費炒到四千五。
姑娘當時就崩潰,在掛號處大哭,說的話陳天記憶猶新,她說:“你們好好看看我,如果我回去死道上了,這個社會就沒希望了。”
陳天忽然理解了小醫谷師門治病收費少的原因,因為當初很多藥材是師門自己上山采的,有什么用什么,再加上本身地處秦嶺,藥材資源很豐富,治病幾乎是不計成本的,即便到了現在,師父陳鞠華看病費用也很低,因為很多藥材是自己種出來的,或者鄉親們種植。
因為鄉親們種植藥材都是師父陳鞠華指導,甚至每年種什么都聽取陳鞠華的意見,所以需要的藥材,從鄉親們那里拿,也非常便宜。
但是師門為什么不拒絕有錢人的報酬和謝禮呢?因為這才是收入的來源,小醫谷的取財之道,醫術是謀生手段,醫德才是生財之道,當你真的治好了病,病人家屬大多數都不會安心享受低價治療,會意感謝的名義,力所能及的給紅包,不過這還不是真正的金錢來源,還記得陳天治好了肖遠,賺了多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