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又不簡單。
小醫谷師門拜師禮,和影視劇中一些門派拜師有所不同。
在祝蓉蓉,王欣怡,李繼仙三位“嘉賓”的旁觀下,掌門陳鞠華帶領小醫谷師門五人,包括新拜入師門的蒲葦,對供奉的師門歷代掌門牌位上香祭拜一番。
現任掌門陳鞠華宣讀了師門戒訓,包括對癥下藥,不治無疾之癥等,還有一些不得無故受惠之類,規矩很多,七大項三十多小項,小醫谷師門所有人,都是要會背誦,然后遵照執行的。
旁人不理解,但王欣怡知道一些,向祝蓉蓉和李繼仙解釋:“不治無疾之癥,是說確實沒有病,不能隨便診斷用藥來賺取金錢,所以這一條包含在守德這一章里。”
這間專門用來供奉祖師牌位的房間,歷代掌門牌位有十四面,其中最下面一排只有一個,并且沒有刻字,這是當代掌門預留,死后就會用這塊牌子刻牌位。
王欣怡解釋說:“這面牌子,是每一任掌門接任時候就會立上,與歷代掌門牌位放在一起,目的是警示當代掌門,效仿先輩,將師門延續,發揚光大!”
祝蓉蓉聽王欣怡解釋,看向跪在地上神態謙恭的聽師父誦讀師門戒訓的陳天,想到作為一個當代弟子大師兄,將來可能也要背負這樣的責任,忽然就覺得,小醫谷這一脈的堅持,看似與當今社會格格不入,實際上卻是一種偉大的繼承。
多少看似過時的東西,慢慢的被人淡忘,而真有心研究就會發現,其中包含著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無窮智慧,甚至很多思想,在現代人眼里,依然很前衛!
祭拜先祖完畢,就標志著蒲葦正式拜入小醫谷師門。但這并沒結束,拜入師門并不代表拜師成功,所以接下來的一項就是拜師。
這個就和影視劇中一樣了,拜師不是磕頭,而是作揖兩拜,一為拜,二為敬,最后再端茶敬茶,陳鞠華接過茶喝一口,放到一邊,以師父的身份簡單交代幾句比如要勤勉之類的話,就結束了。
按理來說,拜師比拜師門要復雜,因為涉及到師徒互選的環節,得先拜入師門,統一學習師門規矩,然后再安排師門有資格收授弟子的長輩,統一對新入門弟子進行考核,挑選中意弟子。同時新入門弟子也可以對師父進行反選,只是一般來講就只有師父選弟子的。
不過如今小醫谷有資格收徒的只有陳鞠華一人,周玉泉并沒有堅持中醫,雖然還是小醫谷和掌門同輩分的長輩,卻也收不了徒,授不了徒。
所以拜師禮就顯得更簡單。
回荊州的飛機上,祝蓉蓉問出了這個問題:“也就是說,你以后可能要繼承掌門位置,并且將來還要負責收徒傳授醫術?”
“不光是將來,從師弟師妹入門,先入門的師兄師姐就有責任代師授業,不過這個授業主要是幫助指導,和同學之間的幫助差不多。”陳天解釋:“不過有種情況不一樣,也比較少見。就是師父如果因故不能親自教授弟子,而他所會的醫術技藝又不能失傳,就會由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已經學會的弟子代師授業。”
“這例子在我們師門歷史上出現過兩次,其中有一次是師門教授推拿的前輩意外身故,而他的弟子只有一人,也沒有收徒資格,所以就代師收徒,互相以師兄弟稱呼,行的是師徒之事。不過很可惜,這門手藝最終還是失傳了,畢竟那位弟子也并沒出師,所學也不是很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