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回憶人生最大的失敗與挫折,圣黎依舊能同眾人笑得恣意暢快。
酒以成禮,過則敗德飲酒是為了符合并完成禮儀,過量飲酒,就會敗壞道德。
人之更是如此。
萬不可過盛。
在場修士雖是放誕,卻未不羈。暢快笑過后,也都及時止住了勢頭,很有默契。
「師尊將三字真訣留給我們。」圣黎再次開口。
「但我們失敗了。無論是妖國,還是人族,都認為所謂的「萬物俱榮」是夢囈之語、無稽之談。」
「呵。妖國的修士,選擇背叛師尊。而人族,夏朝的建立,本就是背叛三皇五帝。即使堯舜禹最后不得不承認,重回修仙難有可能,但也絕未想過做人間君王。」
圣黎目光如淵,不起波瀾,語似風來,難知其意「大荒建立的修煉體系拼命擁護上層世家與君王、皇帝的利益,無非是那些先行為君者,害怕后來為臣者取代自己。
呵。即使如此,革天之命,仍會不斷發生,并最終取得成功。呵。任何因利益而結黨的力量,都不過是紙老虎。」
「修仙界雖然不復存在,但他們留下的力量依舊存有。直到今日,也是如此。師尊離開大荒時,就已隱有感查,但他有必須離開大荒的理由。」
「我們九子,便是人族與妖族多方聯合擊敗的。那場爭斗中,所有修士都背叛了我們,轉而投身利益。」
圣黎明明在講述九子經歷的失敗,可神色中卻含帶著滿滿的得意「利用仙末之劫中保存下來的力量,大荒的那些頂級勢力已然將我們逼入絕境。可那些勢力在取得勝利后,卻陷入互相忌憚、提防的猜忌中。」
白郅易恍然「是怕任何一方獲得三字真訣還是懾于東皇太一的威勢,害怕東皇太一卷土重來還是他們不愿與你們鷸蚌相爭,恐他人得利」
「不。」白郅易釋然「這些因素,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結果。他們選擇放過九子。」
在場眾元神都在昭諫洞內存活太久,對這樣的結果并不意外。
他們只是忍不住想到「原來,修士短視于眼前利益的毛病,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我們將統字決留給白氏,期望妖國各方而陷入爭斗中;又將饑字決交與人族。期望人族為此而分裂。」
「結果,白氏為了避免成為眾矢之的,直接將統字決后半部毀去。而人族那邊,同樣為了陷入糾紛,只保留了饑字決的一小部分。關于古靈力的一小部分。正是憑借這一小部分,結合人族自身對古靈力的理解,誕生了人策道。」
「大荒文明中,第一部依靠自身修煉,而非血脈傳承的卜算功法,人策道。」圣黎對人策道的評價很高。
「夏商周,嗯,直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前,人族總體都遠不如妖族總體,高端戰力更是有師尊壓得喘不過氣。而師尊則是秦孝公期間離開的大荒。」圣黎的話,表示人族對妖族的超越,是以周王室的衰敗為節點的。
作為天下共主,周王室的衰敗竟帶來了人族的昌盛
這讓顧、白二人深感不解。
反倒是在場修士沒有一個感到困惑。
這些家伙都已人老成精,漫長歲月帶來的閱歷,使得眾修士不需圣黎提點,就想明白了一切。
其中就包括九子為何能藏匿在昭諫洞中、安度至今的原因。
左思見顧、白二人尚有困惑,便解釋道「周王室權威的喪失,令占據人族多數的各方諸侯束縛盡脫,人族整體的活力也就上來了。」
「這股活力,同樣也失去了約束,此后的戰國證明了,沒有約束的諸侯,會將天下推入無盡的戰國中。由此
可見,一個天下不能完全臣服于獨權,同樣不能任由地方勢力無限制地發展。」左棻于一旁補充道。
左思戳破紗窗「也就是說,九子退隱昭諫洞的時候,正是人族統一的關鍵時刻。也是妖族與人族進行最后對抗的前期。」
「如果各方勢力都進入安穩期,九子也不可能活到現在了。」羅隱適時吐出一句毒言。
「不過,為什么大荒來到如此關鍵的時刻,東皇太一要離開大荒」顧玉成提出不解。
「不知道。」圣黎的回答很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