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蕓夕望著他,腦海里浮現著這幾年發生的一切。
其實,而今的這條路,他大可以不走的,因為,即使殺了盧欽書,盧福晉卻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他殺的,很難查到他的身上。
如此,他完全可以放下現在的一切,回歸以前的生活。
然而,為了她,他卻背下了這一切!
他本來是可以有退路的,卻非要把自己逼到無路可退!
他說,顧家的仇,就是他的仇!
顧家對他有恩,這是他唯一報答的方式!
可是,這樣的方式,太過沉重!
她有點承受不來!
卻又不得不承受!
因為,她勸不住他!
似乎,也沒人勸得住他!
不過,話說回來,沒有他,她也早就沒命了。對她來說,他的恩,早就報了。只是,他還是覺得,自己欠顧家的。
她告訴了他很多次,他早已不欠顧家的了,他沒必要將自己與她綁定在同一條船上。
而且,這條船,上了,就很難再下了!
她問過他,做這樣的選擇,會后悔嗎?
他說,不會。
永遠都不會。
……
搬遷完了,休息了一天,蘇映巧便繼續回鎮上開店了。
因為不久之后陳三石就要大婚了,所以,蘇映巧就沒有計劃要辦搬入新房的酒席,而且辦酒席也是要看日子的,大概率會與老三的喜事隔得不遠。這樣的話,就沒意思了。如此,就干脆不辦了。
村里也有人問過蘇映巧這個事,說搬入新房可是大事,怎么就不辦酒席呢?她也便將自己的想法跟問她的人說了。人們聽了,也覺得是這么回事,兩個喜事相隔太近,都辦的話,確實比較麻煩。
因為省掉了搬入新房的酒席,所以,蘇映巧就打算將老三的這場酒席辦得盛大一點,熱鬧一點,有氣氛一點!
到時候,全村人都會請!
還有鄭家!
吳氏的娘家!
都請!
其實,陳家的親戚并不多,因為一直來都是獨苗,也就發展到這一代,才難得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這一代人要是能夠順利地開枝散葉,那么,以后的親戚或許會多一點。
至于陳老太太娘家那邊,早就生疏了,沒聯系了,自然就不用再請了。
雖然陳三石與徐芳兒的婚期還有二十多天,但是,蘇映巧也已經開始各種準備、各種籌劃了。
村里的每家每戶,她都去走了一遭。
在農村,自然是不用發什么喜帖的,因為就沒幾個識字的。一般地,也就是帶幾顆喜糖過去,然后口頭告知,就差不多了,沒那么多的講究。
苗家、宋家、藍家、王家她也都去了,雖然覺得有點兒奇怪,但到底是一個村的,平日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還是去走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