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過后,整個護衛營兵力約為5萬余人,雖然人數不是很多,但卻是用銀子堆出來的,如兵士的薪餉、伙食、船只軍械等,一年的花費近200萬兩。
當然這些銀子花的也是物超所值,護衛營的兵士們擁有充沛的體能、突出的個人搏殺技藝、完美的團隊協作能力,再加上精良的裝備,使得他們的戰力在這個世界上絕對算是一等一的。
結合情報,李大也曾拿護衛營與后金的八旗兵做過對比:
如果一對一比拼搏殺技藝的話,護衛營兵卒不是八旗兵的對手,無它,八旗兵戰斗經驗太豐富了,護衛營兵士們雖然經過了嚴格的訓練,但實戰經驗這一塊就明顯不足了;
可是一旦結陣拼殺,護衛營的一個作戰師應該可以應對2倍左右的八旗兵,當然了因為八旗兵騎兵眾多,擊潰他們不難,可是要殲滅他們基本上就不可能了,畢竟兩條腿是跑不過4條腿的嘛;
再則,因為騎兵不足,導致護衛營的機動能力很差,如果在遼闊的東北大地上與八旗兵交戰,一旦被八旗兵切斷后勤補給,那后果不堪設想;
雖然清楚自身的缺陷,但是因為缺少戰馬及相應場地,短期內訓練足夠多的騎兵也不現實,為此,李大已經命人開始著手尋找一合適場地大規模養殖戰馬了。
在改制令下達之后,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如李大預想的一般,沒有出現軍官們大規模抗拒事件,即使偶有牢騷,也很快平息。
兩個月后,改制已全部完成,自此,大員的軍政架構算是正式確定下來了,這一整套制度很多都是借鑒了后世的成熟經驗,在后期的推行過程中應該不會遇到很大問題,關于這一點李大還是很有信心的。
等軍制改革徹底結束之后,已然快到年末了,崇禎三年對大員所有人來說都是值得紀念的一年,無它,因為在這一年大員終于取得了合法地位,不再是之前的所謂亦商亦盜團伙,大家所擁有的這一切也不再是空中樓閣、水中倒影,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可以傳及子孫后代的。
在隆隆的鞭炮聲中,崇禎四年拉開了帷幕。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