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了整個呂宋島之后,招募司與屯墾司就忙碌起來了,根據規劃,呂宋島與婆羅洲一樣,都是作為屯墾種植基地來經營,大規模種植糧食與其它經濟作物(水稻、紅薯、玉米、甘蔗、胡椒、焦麻等),未來這兩地將成為大員的糧倉與寶庫。
只要有了足夠的糧食,李達相信憑借大員的武力,隨時可以踏平大明與滿清,重拾神州的大好河山,讓華夏大地重新成為世界的中心,引領世界發展潮流。
當然了這一切需要時間,不過也不用等太久,為此,新一輪的擴軍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根據李達的設想,3年內大員的常備陸軍要達到15個師,以每師8000人的編制算,屆時陸軍的總兵力會達到近12萬人。
咋一看很多人會覺得這兵力也并不多呀,要知道大明的那些軍頭動不動就號稱麾下十幾、二十萬人馬,如左良玉、劉澤清之流;至于流賊那就更夸張了,五六十萬、百萬大軍都不稀奇,原時空的李自成不是率領了百萬大軍攻打北京城嗎。
雖然這些勢力人數眾多,但士卒的裝備與戰斗力與大員的陸軍完全不在一個檔次,要知道大員的護衛營戰士可是人人披有精良的板甲,火銃、長槍、腰刀這些兵刃也都打造的十分精良,最重要的是護衛營戰士都有經過長時間的正規軍事訓練,在體能上、個人搏殺技巧上、以及戰陣配合上都屬世界一流。
而內地的官軍與流賊就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了,很多都是普通百姓,壓根就沒有經過正規訓練,發把長矛、腰刀給他們就成士兵了,再加上常年吃不飽飯,體能上可想而知了,這也是為何原時空里李自成的60萬大軍會敗給吳三桂的三萬關寧鐵騎。
這12萬大軍一旦建成,李達相信自己就可以橫掃一切,至于滿清八旗,在裝備了火銃、火炮的近代陸軍面前也算不了什么,護衛營戰士會讓他們見識到文明的力量。
擴軍的事不用李達操心,但軍費問題卻讓他傷透了腦筋,要知道大軍一旦滿編,每年光軍餉就要3、4白萬兩白銀,再加上軍械、糧草這些,一年沒有6、700萬兩銀子是打不住的,6、700萬兩白銀呀!現今大員一年的稅收才有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