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司預估,崇禎八年大員的稅入大概有500萬兩白銀,這得益于近些年來島上工商業的大發展;
至于八閩商行這邊,預估利潤在450萬兩左右,從這也能看出,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商稅慢慢超過了八閩商行的貿易收入,成為大員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假以時日這種差距會被拉的越來越大,這也是商稅的魅力所在,只要你把營商環境搞好了,后面的稅收自然是源源不斷。
而南洋墾殖商行這邊,預估整個崇禎八年的收入在600萬兩左右,利潤則在120萬兩左右,之所以會有如此高的收入,一方面得益于幕府出資購買了大量商行土地分給落戶的百姓;另一方面則是隨著流民的不斷流入,開墾了更多的種植園;最后一方面就是砂糖的收入,以今年為例,砂糖的收入應該會超過200萬兩白銀;
因大規模種植甘蔗,使得砂糖成本進一步降低,如此,在這個調味品匱乏的年代,砂糖得以進入千家萬戶,砂糖從奢侈品變成生活必備品;
一旦某樣東西成了必備品,那收入還能少了,據謝慶匯報,未來幾年砂糖的收入還會出現爆炸性增長,所以從這也能看出當年大規模新建甘蔗種植園的明智。
這幾項收入,雖然看著都不少,但花銀子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你比如稅收這一塊,需要用來發放官吏、老師及其它公務人員的薪俸,還要進行市政建設、投入辦學教育、水力修繕……,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要花銀子,要是挪用多了,那幫幕府大佬估計得找軍方拼命了;
再比如南洋墾殖商行這一塊,因為是股份制,大員只占了60%,所以一部分利潤需要分給其它股東,另外每年花費在土地開墾與水力建設上的資金也是不少,如此,每年能從中拿出1百萬兩銀子用來養軍就不錯了;
養兵的費用大頭估計還得八閩商行出,沒辦法,誰讓他們一開始就是軍方的錢袋子呢,只不過現今八閩商行的貿易增長已經陷入了停滯,如果不開辟新的財源,怕供養軍隊也是力有不逮呀!如此,尋找新財源就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