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溫如說得對,前不久黃克強發信邀請我們去日本,我們現在應該馬上選出代表。”
“仲勁,說得沒錯,我們要立刻行動起來,通知其他同志。”
在江西洪恩橋席公祠,展開了一場詩會。
在上海,在南京,在武漢,在長沙,在全國各大城市,或早或晚,都在行動著。
在保定直隸總督署,只見一個長的不高,五短身材,有兩撮胡子,挺直著腰桿坐在那,表情嚴肅,喝了口茶,“秉鈞吶,三件事情需要你去辦,一,密切注意革命黨人的動向,尤其是那個孫文。二,查查這個二十三畫生,是個人才,跟著革命黨可惜了。三,憲政的事情要盯緊,北京城也要看緊了。”
“卑職明白。”
在《革命同盟軍》傳回國內以后,全國各地猶如在統一指揮下展開了一場行動。
革命團體組織代表前往日本,進步青年都在私下研究,有錢的出錢印發,大量派送;沒錢的連夜抄寫,研討爭論。
《申報》是外國人創辦的,滿清小朝廷不敢查抄,只好禁止人們私下傳播交流。
可是清廷越禁越不給看,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心,更多的人偷偷的購買,有人認為這份報紙是革命的號角,有人則說這是數典忘祖,這是要造反,雙方可謂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
最后清廷派出大員去《申報》協商,結果對方認為這是對《申報》在中國的一次極佳宣傳,拒絕了清朝小朝廷的要求。
滿清小朝廷沒辦法,只好對外宣布要加快憲政的實施。
原本孫中山先生推薦介紹了幾家報刊,當林克成聽到《申報》,一想這要是通過《申報》刊登出去,可不聲名遠播了,于是就把這篇文章投到了《申報》。
不過對方并不希望發表這樣的文章,林克成只好以理服人,雙方協商以轉載的方式刊登上去。
二十世紀初,晚清之時,宣傳革命的著名作品的有《保國歌》、《革命軍》、《警世鐘》和《猛回頭》等等。
如今,要加上這二十三畫生的《革命同盟軍》了。
《革命同盟軍》這篇文章為當下的革命指明了一條新方向,讓分散在各地的革命團體認識到地域思想、單打獨斗是不行的,要聯合起來。
這幾天,林克成成功撮合了孫中山先生和黃興大哥二人的會見,并極力建議二人牽頭成立統一的革命組織。
原本中國同盟會是在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牽線下,孫中山先生回到日本東京,倡導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
要知道這個黑龍會最著名的口號是“到黑龍江去”,是日本人為了入侵東北成立的機構,還有這個內田良平是個軍國主義分子,多次策劃滿洲獨立,也不是個什么好東西。
按原來的歷史來,這不惡心人嗎?于是林克成就決定自己撮合孫中山先生和黃興大哥的會面。
來往孫中山先生住處和《二十一世紀之支那》報之際,林克成也結識了華興會的幾位革命志士,章士釗先生,劉揆一、翁鞏、柳聘農、胡瑛、徐佛蘇、張繼,他們都是在華興會策劃長沙起義失敗后東渡日本的。
不到半個月,在黃興大哥的聯絡下,有廣東的興中會、有湖南的華興會、有浙江的光復會、有安徽的岳王會、有湖北的科學補習所、有福建的漢族獨立會、有江西的易知社、有南京的強國會、有四川的公強會、有陜西的勵學齋等團體的代表。
全國十多個省的留日志士70余人在6月30日這一天聚集到了《二十一世紀之支那》報編輯部。
“我認為應該讓黃興做我們的帶頭人”
“我覺得應該擁護孫中山先生做領頭人。”
“我也贊同推舉孫中山先生。”
“不,我覺得應該擁護黃興先生來領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