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我承認,而且流行音樂的藝術生命力往往有限,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新舊更替。”
“問題就在這里,我不是在對流行音樂這種形式提出質疑,而是結合歌劇的本身來全面看待這個藝術形式。流行音樂很多伴奏是用電聲的,我覺得是它的最大魅力。電聲的仿聲效果通常比自然樂器像,這就使得其的配器編曲比古典的易理解。在當今的音樂界,有這樣一種趨勢正越來越明顯,也被越來越多的音樂人所接受和推崇,那就是仿古,或者以古韻旋律穿插在流行音樂當中。”
“其實姑姑的這個觀點我也有,不過對于我是出身、成長在東方語境里,對于西方的歌劇音樂形式只是一知半解,以后恐怕無能為力。但我對華國的音樂類型的演變深有體會,回去后就會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
他說這番話,是因為察覺出了翠西找他表演的真實目的。
事實上也正像她說的那樣,流行音樂的發展趨勢不可動搖,如何把它跟古典音樂或格局形式怎么有效、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今天安排他在歌舞劇表演里露一面,芝加哥劇本的原因只是其一,另一個隱形原因,就是想通過他在社會、民間的個人影響力,來發揮一些偶像的引導作用。
這種效果不見得很明顯,但意義大過了性質本身,其象征寓意就像華語里的那句古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所以正是因為察覺到對方的真正用意,他才會果斷地婉拒下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芝加哥的劇本和音樂,他完全是通過剽竊的方式得來的,對于西方的音樂、人文、歷史確確實實缺乏影響能力。
再者他是華國人,最感興趣的是東方文化,對這些洋玩意兒嚴重缺乏認知和理解,也著實提不起情緒來。
聽他這么匆忙的拒絕,翠西呵呵一樂,“我也沒指望你能起到多少作用,但你的態度遠比成績重要,或者要讓這里的人看到了你在努力,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劉清山這才有了點恍然的感覺“您老是說,我以后會來到這邊發展,您讓我在舞臺上出現,是為了將來更容易被這里的人所接受”
“不然呢百老匯有上萬名現役演員,加上那些早已功成身退的老藝術家們,怎么可能由你一個外鄉人來意圖改變歌劇、音樂劇日漸落寞的境遇你可以把今晚的演出看作一種形式主義,但它虛偽的表面之下,隱含著老美人刻骨的本土意識,你需要這種潛在意識的更多認可”
“我明白了,謝謝翠西姑姑,這么處心積慮的幫助我的將來事業”
“其實我也是在幫自己,誰讓你能讓我和老杰拉德能多活幾年呢。”
“哈哈,您可是嚴重看低了我的醫術能力,活個一百二三十歲在我眼里并不難”
“好吧,我記住你這句話
了。至于今晚的演出,你現在就去后臺熟悉一下樂隊的音樂風格,我想以你的樂理功底,短時間學會一些簡單的指揮動作難度不大。溪善和泰勒暫時交給我,我們之間也有些女人間的話題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