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付老爺子是勸他先租下來再說,因為在老爺子看來兩千萬這個數目有些不值。
但是劉清山可是知道未來的城區內房產價格,跟將來動輒億計的恐怖數字相比,此時兩千萬的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
況且付家老三出面,能幫他辦下來銀行的房貸,劉清山當時的心理是撿了個大漏的竊喜。
這處院落是那種三進的大型設計,最常見和最標準的四合院,占地面積將近一千平米。
而且由于這個地段屬于歷史文物保護區之內,即使是當時的民用時期,單位里也嚴禁了院子里的私搭亂蓋,因而除了房間內部的裝修和院子地面的整修,并不需要更多的大工程。
所以這個院子能在半年內改裝完畢,得以盡快進入營業狀態。
盡管這處房產早就換成了劉清山的名字,但他也是第一次登門。
面對里外煥然一新卻仍富蘊著濃濃古韻的巨大院落,不僅是他在心潮起伏,金溪善更是口中驚呼連連。
不同于不了解京都城區情況的泰勒,她可是知道能擁有核心城區一處房產的不可思議,況且還屬于歷史文物保護區范圍內,沒有將來的拆遷之憂。
里外三進的設計,同樣令她忍不住臉上笑意盈滿“哈哈哈,跟做夢一樣,我們竟然擁有了之前王爺才有資格擁有的絕版地段的房子”
劉清山之前跟她念叨過這個院子,所以金溪善心里很清楚這處地段的珍貴性。
連高倉健都連聲贊不絕口,即便是他對京都的房產走向毫無了解,但來到前他可是看見了相隔不遠處的紅磚碧瓦,能在距離皇宮這么近的地方擁有房產,而且是這么大的一處院落,他當然能猜得出這個位置的絕高價值。
卞連錫早迎了出來,在一旁介紹道“最難得的是這里的交通便利性,附近這么大的一塊地,就只有我們家擁有后門處的小橋,也等于門前的那條馬路是專為我們家開辟出來的”
他的得意不無道理,后門外的那座小石橋,只通往自家院子,附近的鄰居依舊要繞道前門的老舊住宅區,而且這條馬路并不通往任何主干道,唯有的小胡同似的通道,也只能供行人和自行車進出。
更主要的一點是,石橋下的狹窄河道之上,市政方面并不允許建設其他的石橋,故而門前的這條馬路也只會有前來他們家的車輛出現。
況且過了小橋就是第三進院子的后山墻,此時已經被扒開的墻外,就是一片足有幾十個平方的小型停車場。
若是前來的車輛再多些,完全可以停靠在石橋另一頭的馬路邊,由于這條道上并沒有其他車輛通行,找關系在路邊畫上幾個停車位,一點也不影響往來交通。
穿過馬路南頭如同胡同似的狹窄通道,再步行幾十米就是北海公園的一處側門,將來住在這里也有了去公園湖邊散步的便利。,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