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何姐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么,但最后還是點點頭。
論包裝藝人這一塊,她是權威,但如果要論歌唱,十個她也不是李梓萱的對手,況且她脾氣也倔,只要是她認定的事情就不會輕易更改。
旋即,她目光轉向手機,心里有些忐忑的說道:“可....我看不太懂這里面的詩..歌詞啊,你能詮釋出來嘛?”
一首歌,如果連它最基本的意思都不了解,那就沒辦法將這首歌完美的詮釋出來,更別提后續的成績了。
雖然這些歌詞的每一個字她都認識,但連起來之后,對于詩詞文化一概不知的她哪里會懂這些。
就比如《琵琶行》里的這句話。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這幾句話,何姐到還能看的明白,大概就是說,在一個潯陽的地方,主人夜里送客人離開。
可是,后面幾句又是什么意思?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這首《琵琶行》真的把她弄懵了,雖然之前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也有過古風歌曲,但這以詩為詞的樣式她還是第一次見。
這詞里通篇她只能看懂一小部分,甚至連一些字她都認不全。
這怎么唱?
何姐眼中滿是憂慮。
同時,李梓萱看著手機里的歌詞,也是暗嘆了一聲。
她也看不太懂這些,難道現在作曲者的知識面都這么廣泛了?
連這些晦澀難懂的詩詞都能輕松駕馭。
“這首詩吧..”
一旁,何姐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才不確定道:“這首詩沒一行都是七個字,這結尾倒還挺押韻的......”
“記倒不難記,就是字數太多了...”
李梓萱放下手機揉了揉眉心,何姐說的她自然也清楚,押韻是押韻,可唱起來卻不是這么簡單。
每個點什么時候換氣,用什么樣的聲音去唱,這都是問題。
這時候,何姐已經拿了一本字典過來,翻找了許久,一臉無奈的道:“萱萱,咱們還是找個懂行的來幫我們吧,這一個字一個字的翻譯,我看咱倆也別想參加下個月的爭榜了。”
李梓萱臉上也是苦笑連連,“這個時候,公司哪里會有懂古詩詞的大佬啊?”
何姐想了一會兒,突然叫道:“你之前不是說回去見了陳教授嘛?”
“他最近不是來了京城嘛?”
“正好咱們可以請他看看,這首詩詞到底怎么樣,心里也算有個底!”
李梓萱一愣,隨即笑道:“對啊,我怎么把陳叔叔忘了!”
前兩天,陳瀚生出院之后就來了京城參加一項學術交流會,算算時間,現在應該還沒回去。
很快,李梓萱和何姐就帶著《琵琶行》去拜訪陳瀚生了。
辦公室里,李梓萱也不多客套,一口一個陳叔叔,直接開門見山的把《琵琶行》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首詩,是誰寫的?”
半晌,陳瀚生看著李梓萱給他的詩詞,皺著眉頭問道。
李梓萱和何姐相視了一眼,隨即沉吟道:“是公司一個作曲者他哥寫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