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伊藤由佳紀不解,就連在場的那些華夏教授也都不解。
要說李白啊,杜甫啊,他們的代表作是什么有爭議,但是要說王勃的代表作,那肯定是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啊!
因為,《大唐》里就屬王勃的詩作最少,要說最出彩的,那絕對就是這首詩啊,這有什么好爭辯的?
所有人都搞不懂陳銘的意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確算得上是王勃最出眾的一首詩了,不過......”陳銘笑笑,道:“這還不是王勃的巔峰之作!”
“不是?”
“這怎么可能?”
“《大唐》里一共收錄了王勃的作詩七十六首,還有哪首能超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沒有啊,不可能啊!”
“這沒有任何爭議啊?”
陳銘話落,這些華夏的教授紛紛詫異,他們知道陳銘不會空穴來風,但是陳銘說的話也太讓人想不通了?
華夏的教授對陳銘比較了解,只是驚詫而已,但是這群島國人可不知道陳銘是誰,聽陳銘這么說,直接就忍不了了!
伊藤也顯得很是不高興,也不想剛才一直那樣的鎮定了,墨魚可是他的偶像之一,她不容陳銘對《大唐》胡言亂語!
“陳教授不認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你覺得哪首才能代表王勃的最高成就?”伊藤語氣有些不善。
陳銘也不在乎,依舊是笑意盈盈的說道:“我覺得嘛,應該是那首《滕王閣詩》。”
“哈?《滕王閣詩》?”
“陳教授你真的懂詩嘛?”一聽陳銘說的竟然是這首《滕王閣詩》,伊藤還沒說話呢,旁邊的小胡子直接就笑了,毫不客氣的和陳銘說道。
伊藤也道:“《滕王閣詩》雖然優秀,但是怎能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提并論?”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這句雖然也是意外深長,但是和這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比,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
“陳教授憑什么敢說《滕王閣詩》優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難道就憑你一家之言?伊藤不敢茍同!”伊藤由佳紀越說面色越冷,臺上這陳教授簡直是在胡說八道,連最基本的對文化的尊重的都沒有!
說他不懂詩詞?
伊藤由佳紀是不信的,剛才那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個什么水平,伊藤心里很明白。
可見他在詩詞領域的造詣很深,可他竟然昧著良心說話?
可見這人品德不行!
難道為了證明比自己強就可以胡言亂語、肆意褻瀆經典?
簡直是羞于與之為伍!
本來伊藤心里對此時的臺上這年輕的教授是很佩服的,言語中也不乏尊重,但是此時陳銘的表現,真的是讓她憤怒了!
以至于她對陳銘的好感,一下子降到了冰點。
不過陳銘毫不在意,“憑什么?就憑你們根本不了解王勃這個人!”
“就憑你們根本沒有搞清楚王勃到底都有些什么作品!”
“我們沒有搞清楚?”
“呵,關于王勃的詩,《大唐》中寫的清清楚楚,這有什么不清楚的?”
“關于王勃的詩,《大唐》里共收錄了接近五十首,每一篇都有詳細的記載!”
伊藤由佳紀生意也大了不少,和陳銘針鋒相對,在面對《大唐》這個問題上的時候,伊藤由佳紀好像變了一個人似得,情緒顯得格外激動。
盡管在他們看來王勃是墨魚筆下虛構的人物,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對于王勃所寫的詩的那種尊敬。
與其說這些詩是王勃所寫,在他們的潛意識里,這些都是墨魚所寫!
“說得好!”陳銘笑著拍了拍手,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伊藤雖然是個島國人,但是她對《大唐》卻是有研究的。
不過,既然站在對立面了,陳銘可沒有憐香惜玉的習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