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峰轉眼看了看當初自己生病住的房間,問道:“我走后你們家可有發生過什么事?可有看見過什么奇形怪狀的東西?”
陳湘君搖搖頭,隨后想了想道:“你走后,有幾天水缸里的魚老是少個一兩條,過了幾天就沒有再少過了。”
張青峰聞聽,一時有些悵然若失,心下想道:“看來金蠶已經養好傷離開了。”本想去黑龍洞附近找找,但想到那些可怖的毒物也就做罷了。
素云道長看看陳湘君,說道:“周兄弟,你看你平時要忙于撐船打魚,或許不能很好地照顧女兒,你可愿將女兒送上峨眉,拜在華云師太門下?”
陳天漁大喜,笑道:“能拜在峨眉門下,可真是我周家的福氣呀!湘君,快過來拜謝道長。”
陳湘君甚是乖巧,立即跑過來給素云道長恭恭敬敬拜了幾拜。
素云道長道:“我上山就修書一封與華云師太,叫她派人來接湘君上峨眉山。湘君清秀靈慧,華云師太一定能將她調教成優異峨眉女弟子。”陳天漁當下千恩萬謝。
素云道長道:“周兄弟,我們明早就要出發,還有些東西要準備,就先告辭了。”陳天漁帶著陳湘君依依不舍地將兩人送出一二里,方才返回。
多年以后,張青峰還清楚的記得和素云道長騎馬去青城山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三月的蜀中天氣溫潤中略帶寒意,兩人晨光初露時分出發,下午約申時到了青城山腳下。
山腳下是一座巍峨莊嚴而古樸自然的山門,上以
(本章未完,請翻頁)
濃墨書“青城山”三個大字,字若龍蛇,相傳是陳摶老祖手書。
山門構架上采用道家四重檐式,每重檐上雕塑有神話人物或飛禽走獸。山門左右矗立一對形態威嚴的石獅,給道教氣息濃郁的青城山增添了幾分莊重與神秘。
張青峰上過二次青城山:一次是四五歲時和父親上山為丹陽道長恭賀八十大壽,最近一次是和父親為丹陽道長拜年。
他父親公事繁雜他又年幼,每次都行色匆匆,以致于他還未曾好好體味過青城的幽靜雅韻。
踏進青城山山門不久,一陣幽幽的涼意便撲面而來,放眼一望,山之四圍盡是蔥蘢林木,細細聆聽中,聽得密林深處傳來淙淙清泉流動之音,一路因奔走而燥熱煩悶的心立刻安靜下來。
丹陽道長早知兩人上山日期,便派出身邊一名道童在山門口迎候。道童名喚見素,約十四五歲,平常在丹陽道長身邊照料生活起居。
素云道長自去處理山中要事,由見素引著張青峰一路游玩上山。
一路行來,張青峰見山路陡峭曲折,林木蒼翠繁茂,溪水清澈白亮,俗世的煩悶喧囂都被隔離開來,說不出的清爽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