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天剛微亮,張青峰便翻身躍起,向天師洞奔去。
相傳東漢末年,天師張道陵在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頂峭壁間修煉布道,故其修煉處被后人稱天師洞,那里修建著青城山最為重要的道觀。
天師洞三面環山,一面臨澗,在白云溪和海棠溪環抱的山坪之上。冬日清晨的青城山,仙霧繚繞,青翠幽靜。
張青峰不久便來到天師洞前,只見一株長滿金黃色銀杏葉的銀杏樹從飛檐翹角的宮殿角落處沖天而立。它氣勢雄渾蒼勁,似一位飽經滄桑的將軍披著黃金甲胄傲立于天地間。
張青峰踏著滿地的金色銀杏葉,輕步上前,虔誠地磕了三個響頭,低聲道:“弟子張青峰,欲往天師洞邊修煉內丹,請白果大仙賜我靈氣。”
這株千年銀杏相傳為張天師親手種植,多年來道法自然,與道共生,吸取著青城山中的天地鐘靈之氣,成長為山中萬物靈異之首和青城山的守護者,故張青峰誠心跪拜于它。
張青峰拜過銀杏仙樹,向天師洞東邊而去,走出不遠,只見東邊有一塊奇異三島石,巨石上合下分,分三足鼎立,上書斗大的“降魔”兩個字。
傳說為張天師降魔時,見此石擋路,遂拔劍劈之,裂成三塊。三島石旁泉水環流、濃蔭蔽天。
張青峰走到巖石邊緣,向巖下海棠溪邊望去,見澗深壁陡,藤蘿垂掛,澗底一條雪白小溪正淙淙流淌而過。他立定站立運行修煉丹田的功法,只覺絲絲清涼之氣從毛孔皮膚間緩緩滲透而入,匯聚至丹田處。
他將幾輪周天運行完畢,暗想道:“此處靈氣果然充沛而精純,如常來此地吐納,必定可以助我壯大內丹。據聞月色圓滿之際便是靈氣至盛之時,那我月圓之際來此必定更有收獲。”當下收斂心神,靜心呼吸吐納了兩個時辰方才收功。
一位道士踏步而來,向他見禮道:“張師弟,掌門已告知你可在此地清修,只是入夜之后,擲筆槽和龍橋那邊萬萬不能去,特別是月圓之夜。”
道士是天師洞管事崔秋云道長,管理天師洞道觀已有十多年。
張青峰道:“擲筆槽和龍橋一向是禁地,我自然知曉不能去,請崔道長放心。”崔道長笑道:“張師侄記得就好,掌門一再叮囑我要轉告于你,否則定當門規處罰。”說著轉身就要離去。
張青峰正色問道:“崔師兄監管天師洞多年,想來夜間和月圓之夜必定也來過此處,是否真的見過什么奇異之物?”崔道長臉色微變,擺手道:“我曾有幾日夜巡至此,聽得龍橋那邊有異動聲響,但從未想過越過界線。”
青城派一直有這樣的禁忌和傳說:約一千年前,巴蜀地區人鬼混雜,巫妖橫行,殘害百姓,青城山就是鬼魔盤踞之所。張天師得太上老君旨意,率弟子于山中設立法壇,大戰“八部鬼師”、“六天魔王”,掃蕩了鬼城龍宮,降伏了鬼帥魔王。最后,張天師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會盟于青城黃帝壇下,使人處陽明,鬼行幽暗,使六天鬼王歸于北酆,八部鬼帥領眾竄于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