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青城山中仍隨處可見天師降魔宏道的遺跡,有鬼神會盟的黃帝壇,有蘚幽壁濕的擲筆槽,更有“人鬼分途”的龍橋。其間龍橋之處最為詭秘,傳張天師與眾鬼于此立誓,以朱筆畫山,使青崖中絕,至此人鬼各居一邊,相安無擾。
至此,張青峰便選擇靈氣最旺盛的寅時和辰時,到天師洞邊的三島石附近打坐吐納,吸取天地精純氣息。時光飛逝如閃電,很快到了臘月過年,緊接著一晃又到了炎熱的六月時節。張青峰日夜苦練,內丹又長大一分,已可以將“金光萬點”這一劍式神完氣足地使出,體內的陰陽二氣也愈發堅實。
這一日,太陽一早就躍上青城山山頭,散發出萬丈光芒。到了午時,它仿佛發狂一般,發射出一陣又一陣的滾滾熱浪,將山中林木都曬得無精打采地垂下枝葉。太陽一直暴曬到酉時,方才慢慢溫涼了二分下來。
這一天好曬,曬得向來幽靜清涼的青城山也炎熱難當起來。
張青峰在上清宮吃罷晚飯,只覺熱氣依舊未散,想要讀書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看了幾頁一句也沒記下,心中想道:“今天是農歷十六,這般炎熱的天,晚上一定會有銀盤般的圓月出現。青城山中還是天師洞最為清涼,不如先去那里散散熱氣,晚點再看看圓月。”
他吹著帶著熱氣的晚風,信步走下天師洞去。走至山門外,見墻壁上貼了張紅紙黑字的告示,上面寫著兩行字:今日有事外出,任何人不得擅入天師洞,否則門規處罰。落筆處寫著崔秋云三個字。
張青峰只得止步,轉頭向別處行去。他乘興而來而不得入,自然有些掃興,便折步去天然畫圖處徘徊觀賞了一番。
不多久,一輪皎潔明月慢慢爬上西山之頂,將青城山照耀得如白晝一般。張青峰從天然畫圖處返回上山,抬頭向聳立在云天月色下的銀杏樹望去,見銀白的月光與銀杏金黃的光彩交織輝映,將青城山裝點得恍若仙境一般。
張青峰居住山中時,幾乎每日都埋頭苦練武藝,極少有放縱心境欣賞山中美景的時候,見眼前美景非凡,當下看得如醉如癡。
他正看時,忽見擲筆槽附近一股碗大的雜色煙霧冒起,升至樹頂便消散不見。這股黑煙在月色中常人極難察覺,但張青峰眼力極其敏銳,一瞥之下心中驚道:“莫非天師洞失火了?崔道長不在,須得有人看顧才好。”他猛地拔身而起,向煙霧升起處奔去,只數個起落,便躍過山門和古銀杏樹,落在擲筆槽邊。
月色如水,張青峰似一片銀杏葉般悄無聲息地落在三島石之上,居高臨下向四周打量,只見月色之中,天師洞自“人鬼分涂”的龍橋處將月色兩分,顯示出人界清,鬼界濁的兩分奇觀。
張青峰暗暗詫異,心道:“若非今晚親眼所見,實難相信真有人鬼界。”月色下,人界月色明朗與白日幾近,但鬼界內卻灰茫茫一片,時有黑氣漂浮升騰。
張青峰飄身落在人鬼界線上,在月光中睜大雙眼查看鬼界情形,但見眼前盡被翻滾浮動的灰白色云霧遮蔽,此外并無異樣,心中想道:“看來黑煙只是鬼界內偶爾升騰的煙云而已,鬼界內為本派禁地,還是不要前往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