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每天都起來的很早,家里人主要每天都是5點起床,不管昨天晚上有多么的晚睡覺,5點的鬧鐘從不會停止響動。
爸媽要出去干活,家里初中這些年在做房子,老房子舊了,瓦片經常被風吹下來,一到下雨,刮風時候,感覺在看真實版的精彩,片段電視劇一般,一片一片的瓦片砸在地上,看著老房子的瓦片被掀開,然后在地上破碎。
爸媽這個時候就會決定,老房子不拆,新房子這幾年必須建起來,這個村莊好多人的老房子都已經拆了。
新房子也陸陸續續的挺立起來,倒像是雨后的春筍一般不讓人驚醒,等到你發現的時候,全部已經在開始辦酒席的路上,當一張請帖放到你干巴巴,粗糙的飯桌上,你才覺得,自己應該也建個三口之家。
格桑和爸媽一樣,很早的時間三人一起外出,格桑騎著一輛300塊錢的自行車,一個25分鐘的騎行路程就可以到學校。
中午時間,初一那年,經常回家吃飯,后來國家實習了那個營養餐補助吃飯計劃,就開始每天在學校吃飯了,只需要1塊錢的飯錢,就可以吃一頓飯了,飯當然不好吃。
比起電視劇有些片段的飯菜,這里的中學飯菜已經很不錯了,喂豬就當喂豬吧,反正格桑的大腦也思考不了什么。
一個用牛仔褲,褲腿制作的簡易書包,還別說,挺堅實的,不知不覺就背到了初二。
只是這個牛仔褲的材質不一樣,不是家里所說的那樣,這個家里只有一條,這一塊,不知道爸爸從哪里弄過來的,反正看著還不錯。
現在的牛仔褲沒有當時那樣的耐穿,連顏色都容易掉。
這個書包制作的精致在于只有3層,一層比一層大一點,最后那層,放大書本,小的放文具,到是也挺合理的。
只是對于這樣一個成績處于中下游水平的格桑來說,書不怎么帶回去,課外書是什么概念都不知道,有沒有書包都不重要。
整天就為了學校的那幾門考試,每一個月的月考,都是7科考試要進行,平時的小考試都是隨便,老師也不怎么更改試卷,公布分數,只是會從中挑選題目講解出來。
書包里面就裝了幾本書,語數英三門課本沒有少過,畢竟他們每天都基本有課,然后數學的練習冊基本每天都會背回家。
格桑知道,背回家里,晚上思考半天,有些數學問題還是想不清楚,有些人可能吧,天生就不具有讀書的天賦。
語文學不好,數學同樣是學不好,英語除了單詞背的勤快了一點,成績到是勉強能入班級15人之中,畢竟最后的三年努力下,7個學霸中,3個上了一中,剩下4個在二中,至于其他8人都是在三中。
之所以成為學霸是因為班級就這7人還愿意認真學習,其他的8人,老師不提著他們,早就學不下去了。
班主任時常說:你們這8人,如果不是看你們腦袋瓜還靈活,還有救下去的必要,要不然我才懶得花時間去看看你們,每天為了你們,我得提前來學校,整理班級風氣。
格桑一大早就在學校了,學校的位置上面已經有7個學霸在學習了,他們學習的態度一直都很強,吵鬧翻天的教室,他們還是都能把數學題目一道道解算出來。
格桑和他們一樣拿出書本在看,拿出來的是英語書,所有的科目中,也只有格桑的英語經常被老師夸,主要夸贊的是勤奮的精神。
聽寫單詞中,格桑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單詞每次都能寫對,英語老師也知道,這就是努力的效果。
有時候英語老師也會對這個積極的女孩子搖頭,語法規格不懂,記不住,一些單詞使用不會,看來光靠努力的同時,還要再加一點慧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