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能用年輕人的語言,跟年輕人講述歷史,那么我們將失去年輕人,而年輕人也會失去歷史???”
坐回臺下的梅葆杦梅爺,只感覺自己這幾十年所有的感慨和想法,在這句話中都得到了充分的總結。
這句話套用在京劇,套用在京韻大鼓,套用在現在任何的傳統藝術上,不都是一樣的道理嗎???
如果他們不能用年輕人的審美和文化,跟年輕人表演戲曲,那么他們必將失去年輕人的市場,走向沒落,而年輕人也將永遠聽不到戲曲,中國的傳統文化再次唱響的機會。
“說的好啊!!!”
“這句話感覺真的是說的人心縫里面了,真好!!!”
“是啊!!!故宮那可是一點不比咱們京劇的問題難解決啊,這個事情感覺真的可以多創新創新啊!!!”
“唉我年紀大了反正是創不動了,希望我的徒弟們以后也可以像沈常樂這么有出息吧…………”有人感慨道。
沈常樂看著大家從這句話中回過了身,笑了笑道:“有多少人,或者有多少年輕人當時已經不去故宮了,有什么可看的啊,不就是一堆皇上住過的老房子嘛,還大部分都是破的,回家打打游戲,出門談談戀愛,出去看個電影什么賽車、導彈、飛機、鋼鐵俠、綠巨人什么看不到啊。”
“現在據我聽說以及身邊觀察到的,有很多對于傳統文化比較感興趣的年輕人,一年可能會去故宮一到三次。”
“為什么?因為故宮已經開始用年輕人的需要來講述歷史,講述自己的文化了,比方說康熙賣萌的哪個圖,可能有不少年紀大一些的人會嗤之以鼻,感覺這東西都是逗小孩玩的,純屬瞎鬧,都是一些弱智搞出來糊弄小孩的,實際上…………”
“這東西就是故宮搞出來的,而且這東西在年輕人的社交圈里面流傳十分廣泛,引起了很多的關注,這個關注和互動有多么強烈呢,說一下具體的營業額吧,這東西我是去故宮官網客服上問出來的。”
“呵呵呵有趣吧,現在的故宮都有官網了,自2012年起,故宮的營業額從最一開始的每年約三千萬的營業額,上漲到了現在的將近十個億!!!這個增長來自于哪里???來自于他們對于年輕人和年輕化的一個認知。”
臺下的眾人情不自禁的跟著點頭,就好像聽成功學講座似的,一個個都是極度的認真。
只有坐在側桌的徳蕓社的郭桃兒、于千還有底下的徒弟們聽著是又感覺驕傲又感覺違和又感覺古怪。
坐在一旁候振湊到郭桃兒耳邊輕聲道:“這是沈常樂了嗎???我頭一次見他這么認真,說的也太好了吧!!!”
“這是你搭檔你自己不知道嗎???”郭桃兒撇了候振一眼,也低聲說道。
候振撇了撇嘴巴心中暗道:“我就是跟這貨是搭檔,我才知道這貨到底是有多么不正經,多么壞的,所以我才納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