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桃兒看了候振一眼,候振心中的所想他也猜的**不離十,因為他也是同樣的想法。
而且最牛的是,以前那么不正經的沈常樂,如今正經起來除了最熟悉他的人以外,都沒有感覺到一點的違和,臺下一個個坐的都是什么大神啊???
梅葆杦梅爺、孟廣逯、董圓圓、于魁志、張火甲還有京韻大鼓的李樹盛等等等等………………全部都是傳統藝術的名家,個個大大小小幾乎都是上過央視舞臺,業內的一線、天花板級別的人物,現在全部都聽得分外認真,就好像學校里面的模范學生一般。
沈常樂掃視眾人嚴肅道:“這其實也從側面說明,不是年輕人不愛歷史,不愛傳統文化,只不過是如今的年輕人不在能接受枯燥無味,幾十年沒有絲毫改變的東西,年輕人更愛好有趣、接地氣、以及娛樂性具備的東西,而這種東西京劇、京韻大鼓真的沒有嗎?各位都是業內的天花板,老前輩了,我想您各位心里面都有數的。”
宴會廳里面的眾人陷入了深深的沉默,這個答案其實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卻沒有人真的敢于去改變。
沈常樂笑道::“50年代凈化舞臺嘛,當然相聲是后來凈化的,京劇凈化的更早一點,嫌敲鑼打鼓的礙眼,弦師們都被請到幕后去了。撿場的也被取締了,念白里的小葷話不讓說了,三觀不正的不讓演了,絕活您自己留著,咱們求穩就得了。”
“那時候咱們梅派經常演的《游龍戲鳳》《貴妃醉酒》不也都不讓演了嘛,說是不能提倡淫樂、享受和色情,當然后面改了不少東西又給放出來了,師爺這事您肯定有印象吧?”
梅葆杦臺下點了點頭,也是不勝唏噓,這都是梅派的經典作品,當年因為改革可是愁的眾人沒少掉頭發。
“說白了不就是跟相聲八十年代的時候一個德行嗎?俗的不讓演,雅的不讓創新。”
“您各位不知道還有記得的嗎?以前不知道哪傳下來的,早年間的帝都好像人人都喜歡當爸爸。變著法兒的占便宜,旁人喊爸爸都能自己悄咪咪答應著暗爽好半天。”
“以前的戲園子,每次演《奇冤報》到了臺上演員吃下了毒的綠豆水飯,臨死之前,眼望著南洋高聲叫:我的爸爸呀!!!”
“戲園子后臺全部啊,幾十口子支棱著耳朵、臺下嗑瓜子喝茶水嘮嗑的,全神貫注就等著這一聲、門口蹭戲聽的、隔壁攤煎餅的、巷子口吃餛飩的……只等著這句“爸爸”一出口,戲園子里里外外前前后后,山呼海嘯的這么一聲“哎!”
“好玩嗎???多好玩呀!!!”
沈常樂道:“還有咱們可以想一想《四郎探母》有一段段,現在演員跪下唱,多好的演員能得著好呢,沒有吧?”
“以前的角兒唱到這,作勢就要一跪…………就這個馬上跪在地下的時候!!!旁邊就有這個撿場的小哥在側臺手起手落,一個蒲團不早不晚,不偏不倚,就在角兒雙膝落地的一瞬間正正好飛到膝蓋下面。你是觀眾你叫不叫好?”
“精不精彩???好不好玩???”
“還有以前戲臺上什么《封神榜》舞臺上吊的威亞,設置的各種燈光、煙霧、道具、又唱又打比現在的話劇還熱鬧,現在也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