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多爾袞整合這些人口,那可就相當于高句麗復生了。
然后多爾袞還可以憑借實力整合蒙古各部,這要是放任下去,用不了幾年南下入侵的,就不是原本歷史上的八旗加綠營了,而是整個北方的各種虜們,那時候李自成還能不能頂住就很難說了。
但救的話……
“陛下,臣以為得救。”
他說道。
“忠勇伯,朝廷糧餉維持現狀尚且不足,若再跨海千里援朝,與建奴在陸上交戰將耗費多少?神宗皇帝援朝之戰耗費八百萬兩,建奴戰力甚至遠超倭寇,八百萬兩絕對不夠,忠勇伯又欲從何處弄這些錢?”
張國維說道。
“那要是我說咱們不但不花錢而且還能弄到錢呢?”
楊慶笑咪咪地說。
“忠勇伯難道不知,那朝鮮乃窮困之地,每年李氏收入僅能自給,神宗援朝就連軍糧都得從太倉千里運往朝鮮,忠勇伯還想從朝鮮弄錢,怕要失望了。”
張國維說道。
“不,當然不是從朝鮮。”
楊慶笑得很開心地說。
緊接著他從老王那里要過他憑借記憶手繪的地圖,這樣的地圖他畫了了不少呢,反正大明也沒什么比例尺,無非一個大致輪廓方位而已,至少東亞和東南亞很多地方他都能勉強畫出來,像倭國四島,朝鮮半島,琉球,臺灣,北邊庫頁島這些都有。
這就已經算是機密級別的了。
一般人根本沒資格看。
“這里,一座小島,離倭國海岸近百里,距離朝鮮差不多相當于從太倉到朝鮮一樣遠,沿著咱們北上的黑潮航線到朝鮮后不靠岸,黑潮可以直接把船推到那里,那里大概有崇明島那么大,至于人口軍力就不知道了。我唯一知道的是,倭國人一年在這里采超過五十萬兩黃金,另外還有上百萬兩白銀,按照我大明的金銀比價,拿下這座小島一年所獲金銀,就能夠神宗皇帝援朝的花費。”
他指著佐渡島說道。
他的跳躍性思維驚呆了崇禎和那些大臣們,當然,佐渡島的金銀產量同樣也驚呆了他們。
一座島出大明一年歲入啊!
“不會是風聞吧?”
史可法說道。
“絕對不是,倭國金賤,大明一兩黃金可換最少十兩白銀,而在倭國這同樣一兩黃金最多可換五兩白銀。
且其貨幣以金幣為主,泰西之人甚至稱倭國為黃金國。
若非其有大金山,何至于此?
而且不僅僅是佐渡島的金山和銀山,在這里,倭國的石見還有其國最大的銀山,每年產銀同樣相當于我大明歲入,當然,這就是倭國本土了,暫時咱們還沒有能力登陸,但登陸奪取佐渡島完全可行。只要在朝鮮的釜山建立一座基地,在那里駐扎水師訓練做遠征準備,同時幫助李倧在朝鮮南部立足,完成準備后以五千精銳登陸就足以奪取佐渡島。然后在佐渡島和釜山分別駐扎水師,以戰艦往來控制海上,倭國人反攻就據其于海上,即便海上無法阻擋,陸上筑城也足以守上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