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釜山乘著黑潮到那里不超過十天航程,隨時可以調遣大軍增援。
只要此島在我大明手中,區區援朝花費又何足掛齒?
無非一年的產量而已。”
楊慶說道。
他就不信這些家伙能忍住這種誘惑。
不過本身他的計劃也不是沒有可行性,這時候倭國的水軍早已經不復當年都能與大明玩海上決戰的實力,德川幕府手中只有保護瀨戶內海,保護大阪財富之地的鹽飽水軍。甚至德川幕府已經開始鎖國,在日本海上也只有對馬藩負責與朝鮮的貿易,其他大名甚至不準與外國貿易,同樣這些大名也沒有什么水軍,這樣明軍只要擁有釜山港,再拿下隱歧島,在能登半島奪取據點,就可以一直跳到佐渡島。
然后在這條線上修棱堡。
釜山,隱歧島,能登半島,佐渡島,四座棱堡就足夠。
四座棱堡之間以水師戰艦連接,一個最大的天然優勢就是對馬暖流,這道黑潮的支流可以把戰艦從對馬海峽一直送到佐渡島,雖然回程沒有這樣好的條件但回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依靠對馬暖流從釜山起航的艦隊可以最快速度增援這四座棱堡。
剩下就是挖金礦了。
而且不只是金礦,那里還有鶴子銀山,佐渡金山本來就是后者的伴生礦。
而佐渡金山最高紀錄一年產四十噸,僅僅這些就已經超過了此時大明一年的歲入。
當然,這個計劃會耗時很長的。
十年內根本沒什么希望,另外大明還必須投入巨資維持戰爭,倭國是絕對不會容忍佐渡島金山落入別人的手中,那可是德川幕府最重要的財政支柱,他們會瘋狂地反撲,和大明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戰火甚至會延伸到朝鮮,延伸到江浙沿海,但是……
那關楊慶什么事?
他要的只是明軍援朝,另外大明踏出殖民的腳步。
戰爭又有什么大不了?這種海上的戰爭會讓大明水師重新回到曾經的東亞霸主時代,然后戰爭刺激起的軍事技術進步,鍛煉出的優秀士兵,會以全新的姿態迎戰已經開始向北擴張的歐洲殖民者,至于朝中大臣們會不會干……
他們的確是儒家信徒。
但是……
儒家信徒也扛不住黃金啊!
“忠勇伯,你不會是夸大其詞吧?一座金礦一年產大明一年的歲入,這也太過于匪夷所思了吧?”
禮部尚書顧錫疇說道。
“陛下,請召南安伯世子。”
楊慶對崇禎說道。
“傳旨,召南安伯世子!”
崇禎對王承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