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喊道。
那些俘虜面面相覷。
這個選擇很好做,凌遲至少得受大半天的罪,活埋也就一會兒,更何況凌遲那是尸骨無存,骨頭都得挫骨揚灰的,既然早死晚死都得死,那為什么不選擇一個全尸?
很快就有清軍俘虜做出選擇,然后旁邊士兵解開繩索,押著走到壕溝前,先是給崇禎磕頭說明自己愿意用殉葬來贖背叛大明之罪,接著自己下到壕溝里面等著。很快一批批俘虜就這樣以自愿殉葬的形式下去,沒過多久絕大多數俘虜也都做出選擇,不出半個時辰所有俘虜全都選擇了去伺候崇禎,很快這條環繞墳丘的壕溝就滿了人,剩下就是填土了。
旁邊立起的木架上,被凌遲的屯齊慘叫著,眼睜睜看著這一幕,他的慘叫聲也算是伴奏了。
“先帝終于可以瞑目了!”
楊慶感慨地說。
崇禎一輩子受建奴的氣,死后八千建奴殉葬,這也算是對他最好的告慰了,這個皇帝沒多大本事,但也的確想著振作,他在位期間的確民不聊生,但他也的確想老百姓過好些。可惜能力有限,最終什么也沒做好,他十八年折騰得筋疲力盡,現在也算是真正安息了。
“忠勇侯行事,的確是痛快!”
他身旁欣賞這一幕的群臣中,一個身材高大,看起來不下兩米,一身一品武將服的老太太欣慰地說。
這是秦良玉。
作為云貴兩省軍隊統帥,她當然要來參加崇禎葬禮,不過她的忠貞侯是隆武封的,這時候還沒封侯,她之前是都督僉事,崇禎南渡之后加到了都督,也是正一品。楊慶的官制改革取消五軍都督府,但原本那些將領的都督頭銜仍在,只不過增加了一個大都督而已,其他那些都督全都改成類似軍銜的品級稱號,不再有任何實際的權力屬性,只是將領等級和俸祿的標準而已。
所以秦良玉除了遵義行營都統這個職務外,軍銜就是左都督。
“只是殺俘終究不妥。”
張國維說道。
“這怎么是殺俘呢?難道張公沒聽見他們說自愿追隨先帝?”
楊慶說道。
“但以后戰場上建奴還會投降嗎?”
張國維說道。
他才不跟楊慶講歪理呢!
這個家伙一堆歪理邪說,完全沒法以圣賢之道教化。
“我就沒想過讓他們投降,建奴之禍根源何在?就是咱們朝廷過去對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殺得太少。
建奴源出胡里改,金國時被女真視為低等賤民,胡里改女真豈可為婚,不過女真人被蒙古人殺絕后他們趁機南遷入居遼東。他們接受我大明的庇護,我大明任命其首領為官,待其恩不可謂不厚,然而此輩終究狼子野心不改,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輩不殺難道留之遺禍子孫?更何況建奴闔族不過幾十萬而已,加上其他附逆者亦不過百萬,青壯不過二十萬,就算都不降殺盡又有何難?
殺盡之后其族自滅。
以后對待造反作亂的胡虜,統統斬盡殺絕,男人高過車輪者殺,女人沒為奴婢,禁其語言文字,史書禁止記載其事跡,毀掉他們留下的一切建筑雕刻之類,五十年后連其族名都再無人知曉。”
楊慶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