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平三人進入林子里,他并沒有去砍樹,而是找到一些枯死的竹子,砍了好幾株。
冷曉雪力氣比較大,她一個人拖了兩根竹子,孟雨晴拖了一根,安北平一人拖了三根。
回到營地里,安北平“砰砰砰”的將拖回來的枯竹砍成適合燒火的小段。
冷曉雪從張承文那里要過一個防風打火機,在簡易搭建起來的灶臺里生起了火。
孟雨晴回來之后也沒閑著,找到從騾子身上卸下來的一袋大米,用鋼精鍋裝了大半鍋的大米,到溪水的上游,洗干凈大米,裝了一些干凈的溪水,放到點燃火的土灶上,開始煮飯。
等張承文處理干凈野兔、竹鼠和野雞之后,王見山老爺子也帶著袁學海和林文珍從竹林里走了出來。
袁學海一出來,舉著竹簍,興奮的笑道:“你們看看我們這次找到了什么?”
安北平好奇的問道:“什么東西?”
林文珍不待自己的男友開口,激動道:“是竹蓀。”
“竹筍?這有什么稀奇的,竹林里多的是吧。”安北平不以為意道。
林文珍立刻糾正道:“是被譽為‘菌中皇后’的竹蓀菌,不是能長出竹子的竹筍。”
安北平這才明白,此“蓀”非彼“筍”,他亦是滿臉驚喜道:“呦,那我們今天運氣還真不錯,可以大飽口福了。”
竹蓀的價格可不便宜,市場上要一百多一斤,干的價格更是達到五六百。
它的價格雖然不便宜,但它的營養價值卻很高,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能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還能增強體質,防癌抗癌,降壓減肥,健脾益胃等作用。
再加上它本身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以來,就被列為“草八珍”之一,更是和猴頭菇、香菇、銀耳并稱為華國四大名菇之首。
安北平小時候吃過幾次竹蓀,對它的滋味是記憶猶新。
張承文聽說林文珍采了竹蓀回來,更是拿出渾身解數,全力以赴投入到午飯制作之中。
張承文將竹蓀洗凈,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拿來和野雞一起燉湯,另一半則是拿來做竹蓀燴雞片。
雖然野外條件不是很允許,但是張承文的那一套專業調料盒可是給他立下過許多汗馬功勞,基本上常見的調料都有。
竹蓀洗凈泥沙,去掉兩頭,切成一寸長段,在一剖為二,在開水中焯一下,撈出備用。
野雞只取胸脯肉,切成八分長,六分寬的薄片,放在碗里,加入料酒、雞蛋清、淀粉、秘制十三香和少許鹽,攪拌均勻,進行腌制。
安北平外婆家拿來的自制火腿切成長一寸,寬五分的薄片。
炒菜之前,先燉雞湯,好在王見山老爺子帶的鍋不少,否則中午還無法如此大動干戈,只能簡單湊合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