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安北平心中也清楚,只有大的葡萄園才會用這種方式,小型葡萄園機器都施展不開,他這里是沒辦法的了,因為機器開不上來。
因此安北平打電話給楊增樹,讓他派幾個人帶著剪刀,準備采摘葡萄。
九月中旬的時候,這時果園還不算特別忙碌,隨著水蜜桃和西瓜的采摘完畢,也就只剩龍眼還有一小部分正在采摘,然后就是早熟的柚子。
這點工作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臨時工,但是因為安北平一直都有雇他們,如果因為最近一個星期沒什么太多工作就不雇的話,也說不過去,畢竟等到了十月份以后又會開始忙碌起來。
再說都是自己鄉親鄰居,給他們多創造點收入也挺好的。
楊增樹接到安北平電話,立刻就安排了六個臨時工過來幫忙采摘葡萄。
由于這些人在果園也干了好幾個月的活,對于采摘水果已經非常上手,每人帶了一把剪刀,背著籮筐就來了。
一個早上工夫,六個人就采摘了近千斤葡萄。
安北平將所有采摘好的葡萄轉移到自己皮卡車上,吩咐那些臨時工們繼續采摘,他則帶著章鈞豪回到釀酒作坊,打算開始釀造第一批葡萄酒。
葡萄采摘回來,需要對葡萄進行初步篩選,正好還剩下三四個臨時工,安北平一起喊過來,讓他們負責將腐爛的、干枯的,不成熟的葡萄以及葉子和葉柄都清除掉。
經過篩選的葡萄放入除梗機進行去梗,如果沒有這個機器,純粹靠手工,不僅麻煩,還累的很。
章鈞豪賣給安北平的這個是去梗和破碎一體化的機器,在去梗的同時,會對葡萄果實進行輕微壓榨。
安北平在章鈞豪的指導下,很快就能熟練使用除梗機,沒一會工夫,那一千斤葡萄就被去了梗,葡萄去梗后,經由傳送帶送到貯存容器,然后再被傳送到發酵器皿中。
剩下的就是最為關鍵的發酵步驟,在釀造紅葡萄酒時,葡萄會帶皮發酵,利用葡萄皮里的紅色素將葡萄酒染紅。
如果是釀造白葡萄酒,葡萄會在發酵之前進行壓榨和去皮。
安北平這次釀造的是紅葡萄酒,因此就免除了去皮的動作。
不同的葡萄酒會相應選擇不同的發酵器皿,有喜歡用水泥發酵罐的,也有適合用不銹鋼罐或橡木桶發酵的。
安北平采用的是章鈞豪附送不銹鋼發酵罐,橡木桶也有,但是不是拿來發酵使用,而是最后釀造好葡萄酒裝桶用的。
釀造葡萄酒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發酵環節,發酵時大部分酒莊會加入人工培養的酵母,因為培養酵母更為穩定,容易掌控發酵過程。
當然了,如果追求自然酒的釀酒,則會使用天然野生酵母。
一般根據釀酒配方的不同,使用的酵母也有所區別,這也是為什么不同酒莊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味道有所差別的緣故。
到了發酵這一步,章鈞豪就沒什么可以指導安北平的了,而安北平也不用他指導,因為他有自己的葡萄酒配方。
配方里有關于酵母的配置方法,安北平為了省事,直接選擇從系統商城購買。
根據配方里的釀造方法,安北平添加了商城購買的酵母,還有自家天然野生純蜂蜜。
加入蜂蜜,是為了讓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口味更獨特,味道也甜一些,這時根據個人口感而來的,不一而論。
在許多大的酒莊里,部分葡萄酒保留著腳踩的釀酒傳統,大家會在發酵器皿中踩踏葡萄,讓葡萄充分破碎,以萃取葡萄皮的顏色、單寧和其它風味物質。
安北平對此有潔癖,過不去心里那倒坎,自己要喝的東西,他自然不會用腳去踩踏。
好在章鈞豪這次運送過來的設備有破碎機,可以用機器完成這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