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只是一個身體殘缺的太監,那也是從宮中成千上萬人中“廝殺”出來的?
但凡蠢笨一點,也不會有今日的出頭之日了。
宮中兇險,更甚宮外。能混到皇帝身邊的太監,怎么可能察覺不到空虛道長這一路的異常?
先前的仰慕或許是真話,但未必就真的沒有一點懷疑。
特別是空虛道長明顯表現出了一些不合常理的地方,好像進京祈雨不是一次機會,一次機緣似的,反而好似送死來的一般的時候。
牽機毒藥只有一包,而且既然已經撒在了地上,空虛道長就只能當這一切都是天意了。
吃下了牽機毒藥是死,祈雨失敗之后開刀問斬了也是死。
若非怕連累到別人,空虛道長有何以一定要等快到達京城的時候再去自殺?
放棄了自殺想法的空虛道長,反而整個人輕松了下來,終于有了心情去觀賞一下沿途的風景。然后在一大群錦衣衛的陪同之下住進了禮部的禮賓館。
之所以,不跟往常一樣,來京的道士都去道觀掛單暫住。無非就是宣旨太監不放心而已。
借著權利跟皇上隨時召見的借口,把空虛道長硬塞進了只有各國來使才能住的禮賓館里。
空虛道長進京的消息是瞞不了的人。
畢竟下午時分,那么一隊顯眼的人馬大喇喇地走進了朝陽門。有心人想要不注意到都不行。
自從萬歷皇帝下旨召見空虛道長以來,空虛道長的名氣便已經在京城傳播開來了。
畢竟,沒有什么比皇家的認可,更值得老百姓們信任了。
雖然,皇家也經常性辜負老百姓的信任。
伴著空虛道長進京的消息傳來,不但老百姓們紛紛好奇不已,就連原本可有可無的士人紳商們都開始無比期待祈雨儀式那天情景了。
當然,空虛道長的進京有人好奇,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不愿意了。
特別是在萬歷皇帝頑固地拒絕了他們“忠心耿耿”的建議之后。
這被很多有理想,有抱負的清流官員們視為皇帝對他們的“挑釁”。畢竟自己等人苦心寫下的奏折被皇帝通通留中,連個水花都沒有鑒出來,如此不顧忠言,反而招了一個道士進京,這豈不是擺明了,跟天下百姓對著干?
難道皇帝陛下真不知道世宗故事,難道還要重演一遍世宗皇帝親小人,重用嚴嵩父子,弄得朝綱日壞,民不聊生乎?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啊!
就在空虛道長到達京城的第二天,皇帝都還沒來得及召見空虛道長,便有著一大群低級官員相互約好了一般,連同無事不鬧的北京國子監的學生們一起,集體站在了宮門之外,請皇帝:“清本源,誅奸佞,習圣道,遠鬼神”。
甚至還有比較激進的,當場喊出了“請誅殺空虛道人,以正天下人心”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