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奏折已經沒用了,皇帝或許壓根就沒看。
早朝也罷了,經筵也不見開。
皇帝這是想干什么?
大臣們自然不滿,但更不滿的卻是東林黨徒了。
沒辦法,如今朝堂之上“眾正盈朝”,眼看著形勢一片大好之下,皇帝卻突然連面都見不到了。
這是對東林的不滿啊!
五月十五日,天氣晴,有微風。喜神東南,財神西北。
經過了快半個月的發酵之后,東林君子們終于爆發了。
這一天,大明首輔葉向高帶著內閣幾位大學士,以及一干尚書,侍郎,以及御史臺的清流們終于使出了殺手锏。
闖宮!
闖宮之事,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自從蜀地大才子楊慎喊出了一句“大明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之后,闖宮都成了文官們的最犀利的武器了。
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著嘉靖帝那般手段的。
也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著一顆大心臟的。
明末三大案中的“遺宮案”就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闖宮了。
雖然,名義上針對的只是“李選侍”罷了。
但那無疑為東林君子們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
不然的話,哪來的這兩年“眾正盈朝”之大好局面?
大臣們闖宮,宮門內自然是嚴陣以待。一眾錦衣衛以及御馬監的軍兵也早早地集結了起來,然后牢牢地將宮門緊閉,不讓大臣們進入宮門了。
但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宮門外的人群便開始急劇增長了。
原本來的只是內閣以及一眾高官,還有御史清流們參加。
到后來,京城各衙門的官員們也聽到了消息,然后紛紛趕來了。
同來的還有京城的士子,以及國子監的學生們。
以至于宮門之烏壓壓地一大片,請誅“妖人”的口號驚天動地,群情激奮之下,讓守衛宮門的錦衣衛還有御馬監兵丁們都有些臉上變色了。
宮門外的動靜,自然瞞不過宮內的朱由校的。
大臣們集結在宮門外的時候,朱由校正拉著空虛道長討論遼東龍脈的事情呢。
畢竟,龍脈之事雖然虛無縹緲,但到底事關大明江山啊!
“千古第一昏君”(如今京城士林的評價)朱由校再昏庸,也不能掉以輕心啊!
遼東不好去,龍脈更不好斷。
而龍脈所在,還是在韃子的心腹之地。空虛道長要過去,自然麻煩不小。
而根據情報,關外的韃子汗努爾哈赤.野豬皮,正大力屠殺“無谷”漢民。
空虛道長一個漢人,突然出現在那里,無疑是十分危險的。
還有就是辮子問題,語言問題等等一大堆。
這都需要一一討論。
可偏偏這事情,是絕對是不能公開討論的啊!
以至于,到現在為止,知道這事情也就朱由校跟空虛道長兩個人了。
這也就是為什么空虛道長會一直滯留在宮內,沒有出去的緣故。
事情也并沒有如外面傳的那般——天啟皇帝不但沉迷木匠,還寵幸方士,聽信讒言什么的。
但宮門前的消息傳來,空虛道長跟天啟皇帝的討論自然就無法繼續下去了。天啟皇帝匆匆地回去了乾清宮。
而空虛道長卻站在了門口,看著不遠處的宮墻,很是無力地感嘆了一句:“風雨將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