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得功作為應天府朝廷主力部隊,他率兵北伐,那么背后一定是得到應天府君臣的支持,多爾袞怎么都不會想到,他最為瞧不起,武備荒廢的弘光朝,竟有猛將敢率領一群殘兵敗將,北上進攻兗州府。
他生氣歸生氣,可實力擺在那里,沒有多余兵力南下應天府,也沒有功夫去想應天府那群瘋子,會什么突然被選擇進攻兗州府。
在軍政沉浸多年的他,有著老謀深算的性格,立即令多鐸停止回師河南支援兗州府,將應天府明軍擊潰。
面對應天府那群殘兵敗將,多鐸有必勝信心。
“攝政王,擊敗應天府那群雜兵后,要不要繼續南下,攻破應天府?”
多爾袞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看了看洪承疇和濟爾哈朗,兩人也都保持沉默,最終還是濟爾哈朗率先開口,和多爾袞說道:‘還是不要四面樹敵,先把大順軍和崇禎偽朝打掉,再去平定江南。”
洪承疇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應天府那群人如跳梁小丑,豫親王也不必把兵力用于駐守山東,只需要選一良將,在兗州挫應天府明軍銳氣,那群雜兵不敢北上,會立馬遁回應天府。”
洪承疇很了解應天府君臣的德性,一群能力在二流到三流之前的官員,擁簇一個胸無大志的藩王,搭建起一個草臺班子,他還聽說高杰北伐以后,高杰的地盤,就被江北四鎮中的其他三鎮給瓜分,就這樣的朝廷,怎么是大清對手呢?
多鐸貴為豫親王,卻也了解洪承疇能力,和洪承疇說道:“應天府的兵在本王眼里就是稻草人,只是我軍來回奔波,精兵強將也會成疲勞之師。”
兩人聊著,多爾袞卻突然從應天府出兵兗州府,嗅到不一樣的味道,和眾人說道:“應天府出兵絕對不是心血來潮,莫非還有其他勢力在背后推波助瀾?”
洪承疇有些疑惑說道:“攝政王,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天下不就是我大清,大順軍,大明,還有西南張獻忠和一群土司嗎?”
“不能這么說,就說那明廷,江北有太原府崇禎偽朝,江南有應天府弘光朝,還有其他藩王勢力,不可小覷他們。”
多鐸可沒有想這些,他在心中做好決定,留下一半兵馬駐守山東他,他領兵西進,殲滅在各地河南的明軍,只是殲滅河南明軍后,要不要北上滅掉崇禎偽朝呢?
他和多爾袞說起這個,多爾袞又有些進退兩難,明廷不是不能滅掉,而是此時滅掉明朝,只會讓天下其他勢力倒向大順軍,為此他和多鐸下死命令,不管把河南明軍打成什么鬼樣,都不能北上太原府,將崇禎朝廷滅掉。
多鐸也不是政治上的幼兒,知道多爾袞用意,倒是濟爾哈朗輕飄飄說道:“我們在關內有大半年,是時候一鼓作氣滅掉大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