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爾哈朗眼光獨特,在他看來明庭不過是一群跳梁小丑,真正有實力執牛耳者,還是大順軍,他還聽人說起在巴蜀之地的大西軍也頗有實力,如果大順軍和大西軍聯手,清軍進攻勢頭被遏制住,這大半年四處征戰的八旗旗丁也大量戰損,想要一鼓作氣奪得天下,將會比登天還要難。
多爾袞和眾人說道:“叔王說得對,但是這次本王決定親征河南,殲滅河南明軍,再全軍進攻潼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掉大順軍,整個江北都化為我大清領土。”
洪承疇小心翼翼問道:“那太原府的崇禎皇帝呢?”
“整個江北都是我大清國領土,一個沒兵沒將的皇帝,能有什么威脅,那時把崇禎皇帝,還有他的臣子都帶回到京城豢養,諸位覺得怎么樣?”
想想把大明皇帝當成豬一樣豢養,多爾袞和一群滿清王公貴族紛紛露出得意笑容。
當天下午,多鐸趕回山東,率領一半主力部隊繼續進攻河南,多爾袞令叔王濟爾哈朗留守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京城,他帶領京城滿清文武大臣御駕親征,親征兵力有駐守京城一萬五千八旗兵,六萬綠營兵,攜帶五十門紅夷大炮和六個月糧草,浩浩蕩蕩殺向河南。
多爾袞的御駕親征給明軍帶來極大軍事壓力,被領教過那樣寄以厚望的姜瓖,在十天前領兵進攻大同城,竟然被王承允打退,姜瓖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被他瞧不起的王承允,竟然利用大同城城墻擊退他數次進攻。
大同城城內清軍有兩萬余人,姜瓖全軍也就兩萬余人,攻城被打退后,王承允領兵出擊,姜瓖部不能敵,被王承允殺得一潰千里,被迫率領殘兵撤回太原府,撤退到雁門關后,就剩下就千余人。
因為王承允守住大同城,正在進攻延安府的阿濟格部,根本不需要回師支援大同府,繼續率領部隊猛攻延安府,延安府大順軍拼盡全力,仍舊不敵清軍進攻,損失慘重,于十一月十四日全線潰敗,阿濟格大軍乘勝追擊,迅速占領延安府全境,全軍南下,兵鋒直指西安府。
姜瓖進攻失利,使得聆敬陽苦心制定的反攻計劃基本上破產,姜瓖從大同府撤退,讓部將趕往寧武關,告訴聆敬陽,高鼎進攻大同城失敗,請諸軍死守寧武關。
聆敬陽得到消息后,氣的一口老血噴出來,姜瓖部隊戰斗力怎么變得這么孱弱,其實不是姜瓖部隊戰斗力弱,而是王承允撤回來的兵馬中,有五千余人八旗兵,這些八旗兵撤回到大同城休整,休養完畢后,以生力軍姿態殺入到西安府,為清軍攻打西安府拔得頭籌。
不僅如此,聆敬陽還接到河南傳回來的緊急情報,清軍從山東調集重兵進攻河南,清攝政王多爾袞領京城精銳親征河南,正在進攻通關的鰲拜部,也放棄回師河南,繼續猛攻潼關。
清軍兵力上的優勢幾乎讓聆敬陽絕望,但也有一個好消息傳來,那就是弘光朝君臣終于清醒過來,終于再一次調動兵馬渡江進攻由清軍占領的山東兗州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