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天八九月份,又開始收割稻谷,接著種下一撥。
到了十一、二月份,別的省份那已經是隆冬了,但是廣川省,那還是火辣辣地熱,雨水卻一點都不少。別的地方要么冷,要么干,要么干冷。只有廣川省,是又熱又潮。
只有第三造的糧食都收了,那冬天才算真的來臨。按新黃歷算,那得到一月份前后。按舊黃歷算,那也頂多是農歷的十一月底。
不過,這也說明了,逢是初夏、初秋、初冬,那是最忙的又是收割、又是曬谷、又是播種插秧的時節,到了這個時候,就算最有閑情逸致的人,也極少會有心思出來游玩。
所以,到了初夏的時候,除了天氣熱,曬得人頭暈之外,大家還得去田里地里忙活。
就連那個兩個外鄉的攝影佬,也不來奇星山了,回家收割稻谷去了。那兩個本地人沒谷子可收,但是也沒有游人可拍,也只好回家呆著,等到秋收之后再來。
楊志和李惜也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六月的一個周末開始中斷他們的拍攝之行。
不用拍照,當然也沒有閑著。
像李惜這樣的,自然是什么都好奇,都想試一試的。
楊志家里的稻谷早就已經在楊志、楊群、老楊的通力合作下收割完了。他們一家人通共才三畝六份分地,三天的功夫就收完了。
現在這兩天閑下來,也不是沒事干。
楊志領著躍躍欲試的李惜,她頭戴草帽,身穿長袖長褲,這自然是楊志事先讓她穿上的,因為稻谷的禾葉是很鋒利的,雖說不能割傷出血,但是也能把人的皮膚劃成一道道血痕,不是痛,而是癢得不行。
他們來到了田間,放眼望去,只剩下三分之一左右的稻田還沒有收割。
其中就有老曾家的。
這次他們來,就是為了幫曾嫂子割禾。
割禾,就是用鐮刀把禾桿從齊根的地方一把鉤割,有些人手勁大的,就會連續好幾撮一起割。
像李惜這樣的小嫩手,自然是一撮一撮地慢慢割。
楊志、曾嫂子、楊群、李惜,本來都是在田頭一起開始的,不一會,她就成了尾巴,遠遠吊在后頭。
動作最迅速的、收割得最快的,就數楊群。
楊群是見李惜要來,她也要跟上的。
本來她見楊志他們要去紹城的奇星山,她說什么都要一起去的,但是無奈只有一輛單車,只能載一個,她只好眼巴巴地看著她二哥每個星期載著她的惜姐去給游人拍照。
她別提多羨慕了。這回就在家門口,她肯定得跟著。
平時家務活、農活,她就沒少干,甚至比楊志干得還熟練一點。
曾嫂子雖然這兩年都是她在操持整個家,但是在那之前,不管是在娘家還是嫁給老曾,那都是被捧在手心的,哪干過這么多累活?
所以,遠遠領先的是楊群,其次是楊志,之后才是曾嫂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