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后想,李休心中越是后怕。
但一想到賣炭翁剛剛對他說的話,以及他這一生的經歷。
后怕之余,李休還有一些說不出的感慨。
賣炭翁走得很突然,甚至都還來不及跟家人好好告別,就魂飛魄散,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這無論是對他,還是對他的家人來說,都是一種遺憾。
李休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么。
盡管人死不能復生,現在做什么都于事無補。
但他至少得把這一車木炭送過去,完成賣炭翁最后的心愿。
想到這里,李休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隨后拉著小車,走上前去。
賣炭翁一家住的是一個小院子。
大廳正對著門口,地上鋪著草席,他的尸體安靜地躺在那里。
在草席前面,擺放著一盞油燈。
油燈忽明忽暗,是屋子里唯一的光亮。
這叫引魂燈,其作用是指引逝者鬼魂回到家里。
在死者下葬之前,引魂燈不能熄滅。
必須由人日夜看守,及時添油和剪掉燈芯。
燈前跪著兩人,一大一小,皆身著麻衣。
小的只有四五歲左右,是個男孩。
大的約莫十二三歲,是個女孩。
昏暗的燈光下,只見小男孩正半跪著將頭枕在少女膝蓋上面。
少女輕輕拍著小男孩的后背,嘴里哼著一首不知名的曲調,似是在哄弟弟睡覺。
這兩個孩子,就是賣炭翁的孫子。
剛剛在路上的時候,李休已經聽他提起過,并不感到意外。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除了他們之外,屋子里一個大人也沒有。
讓兩個小孩給逝者守夜,這與常理不符。
換而言之,賣炭翁一家并不是普通的家庭。
孩子的父母可能已經離世,或是在外謀生,沒能及時趕回來。
李休覺得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因為在古代,講究父母在,不遠游。
賣炭翁已經很老了,再加上這兩個孩子年紀都還小,沒有自理的能力。
為人父母者,應該不會放心將孩子和老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丟在老家才對。
當然,相比較于第一種可能,李休更希望自己猜錯了。
這樣,這兩個孩子至少還能有一條活路。
要不然,一下子失去家里的支柱和經濟來源。
等待這兩個孩子的,將是一片黑暗的未來。
李休甚至都不敢想象,在這亂世之中,成人想要存活下來尚且艱難,兩個小孩無依無靠,該怎么生活下去。
看著守在賣炭翁尸體前的兩個孩子,李休心情十分復雜,隨后將碳車放下,輕輕敲了敲門。
聽到敲門聲,少女嚇了一跳,詫異地轉過身來,眼中帶著幾分警惕之色看著李休,沒有說話。
李休怕嚇到她,便沒有進門,而是站在門口,用盡量溫和的聲音對她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