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積德行善之家,本該有所福報才對,可貧道觀施主,滿臉黑氣,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有禍患來臨,施主最近,可有在外面得罪了什么仇家?”
徐四海這些年,沒少得罪人,最不缺的,就是仇家。
但這件事情,只有本地人知道,老道士是從外地來的,不可能知道。
因此,聽到他這么說,徐四海不由半信半疑,道:
“我確實有不少仇家,但與別人結仇,并非我的本意,我只是想要竭盡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已。”
“每一次,遇到不平之事,我都控制不住自己,想要上前幫忙。有時候,還會因此給自己帶來麻煩。”
“但我現在,已經盡力去改正,道長既然看出來了,不知有何法子,能夠免去災禍?”
道士輕撫胡須,沉思片刻之后,淡淡開口說道:
“你先別問能不能免去災禍,先問問你自己,能不能改掉沖動莽撞的壞習慣。”
“只要你能收住性子,就算沒有貧道的幫助,也能避免災禍的發生。”
“不過,看在你母親如此誠心誠意的份上,貧道就破例一次,幫你一把。”
“在隔壁巷子里,有一戶人家,姓趙。”
“我見過他家的孩子,是個大富大貴之命,但他家現在遇了一點麻煩,你若能幫他,他一定會記住你的恩情,將來即使你犯下死罪,他也能救你一命!”
老道士說完這句話,便告辭離去。
對于他的話,徐四海并不是很相信。
因為他一向不信命,而老道士給他的感覺,也不像是那種特別厲害的高人。
但是,徐母對于老道士說的話,非常在意。
得知有辦法可以免去災禍之后,立馬催著徐四海出門,讓他想辦法幫助趙家人。
有了母親的授意,徐四海便不再多想,跑到隔壁的巷子,向鄰居打聽趙家的情況。
經過一番打聽,徐四海這才知道,老道士說的人,是個落魄秀才,叫趙良志。
他的兒子,今年十二歲,叫趙志勇。
父子二人相依為命,全靠趙父在街上寫字賣畫,維持生計。
日子雖然過得比較拮據,但也還勉強過得去。
趙良志有個表妹,叫沈怡,嫁給當地一個姓王的富商。
沈怡和趙良志是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兩人感情很好。
她時常過來探望父子二人,送一些吃食和銀子。
大家都知道他們的關系,沒有多想。
趙良志有一個鄰居,叫張玉,是個寡婦。
剛過門沒多久,丈夫就病死了。
她守寡多年,甚是寂寞。
趙良志搬來之后,她沉寂已久的心,突然重新煥發了活力。
她喜歡年輕,長得好看,又有才華的趙良志。
但她幾次勾引,趙良志全都不為所動。
不僅如此,他還罵她,不守婦道,不允許她再進趙家。
張玉因此懷恨在心,便編造謊言,說她親眼看到,沈怡和趙良志在家里偷情。
而且還不止一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