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黑暗一片的巷子,魯大邑長長嘆了口氣,隨后帶著大黑狗轉身回到院子里面,關上了院門。
他和妻子,是在辦案的時候認識的。
那年,他二十歲,正是最意氣風發的年紀。
有一天,他接到報案,有一戶人家的女兒失蹤了。
他根據線索,追蹤到一間寺廟。
廟里的和尚,表面上吃齋念佛,實際上,干的是人肉買賣。
他們在香客里面物色長得好看的婦女,而后尾隨著她們離開,在半路上動手,將她們抓回來,最后一起賣到外地去。
她的妻子,就是在去廟里燒香的時候,被這些和尚抓起來的。
魯大邑獨自一人,打敗了所有和尚,救出了他的妻子,還有另外十名被抓的女人。
他的妻子,因此對他一見鐘情,主動追求他。
每天中午,都會跑到衙門去給他送飯。
但那個時候,魯大邑一心只想辦案立功,沒有理會她。
但不管魯大邑怎么拒絕,劉氏一直沒有放棄,依舊每天跑到衙門里去。
有時候,她還會偷偷跑到魯大邑家里,幫他打掃屋子和洗衣服。
那個時候,她還沒有失明,長得也非常漂亮。
所有人都勸魯大邑,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趕緊把劉氏娶回家去。
但是,魯大邑就是不聽。
因為他覺得,女人就是一個拖累。
他向往自由,不想讓人管著。
劉氏這么做,并沒有讓魯大邑因此心生感激,反而讓他感到非常苦惱。
但她偏偏是一個女人,不能打不能罵,魯大邑只能盡量躲著。
每次回家,就跟防賊一樣,非常小心。
讓魯大邑改變對劉氏看法的,是有一次,他受傷的時候。
他的腿,在跟一個盜賊打斗的時候,被對方踢斷。
他在床上躺了三個多月,才把傷養好。
而在這期間,劉氏一直待在他的身邊,給他洗衣做飯,非常盡心盡力地伺候他。
無論魯大邑怎么趕,她都不走。
她不顧父母的反對,在魯大邑家里住了三個月。
有朋友來看魯大邑,也是她在招待。
魯大邑的心,就算再冰冷,在她熱情的攻勢之下,也慢慢融化了。
這一次的經歷,讓魯大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有一個女人在身邊知冷知熱地照顧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他不再像之前那樣厭惡劉氏,但他也知道,他對劉氏的情感,并不是愛,而是感激。
他不能跟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成親。
盡管在這個時代,大家成親,只要門當戶對就好。
喜不喜歡,并不重要。
但魯大邑情愿打一輩子光棍,也不要隨便找一個人過日子。
病好之后,他將劉氏約出來,把自己的心意告訴她,并且提出來,想要與她義結金蘭,做她的哥哥。
劉氏滿心歡喜地來赴約,結果卻沒有想到,魯大邑竟然只是想要認她做妹妹。
她感到非常傷心,哭著跑回了家。
自那之后,她再也沒有來找過魯大邑。
剛開始,魯大邑并沒有太在意。
雖然心中有些慚愧,但這個結果,對他們兩個人都好。
畢竟,如果一直拖著,會影響到劉氏的終生幸福。
就這樣,過去了三個月。
沒有劉氏在身邊,魯大邑總覺得心里邊空落落的,好像缺少了什么東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