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順子所說,他們來到這已經有好幾天了,如今是農忙季節,在往年的農忙季節中,農民們都會向學院借機甲來做勞動力。
子約作為機甲維護人員自然也要隨“軍”陪同。
專門用于農耕的工具是有,但對于這大片的稻田來說,卻又遠遠不足,離岸邊較遠的麥田已經在六七月份收割了,如今正在播種,等稻田收割完以后,就要輪到這了。
古時候的農民在這個季節就像連軸轉一樣,沒個空閑的時間,此時也好不到哪去。
其實一直有種奇怪的觀點,那就是認為人類縮小后糧食就不會缺了,殊不知一個種族的創造食物和搜尋食物和體型是呈正比的。
而且不管什么生物,數量一旦上去,所需求的資源也是成倍增加的,想想曾經的鼠災,上百萬只老鼠,所過之處,連人都被啃噬殆盡;蝗災,百萬只蝗蟲,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而天羅城內,就有整整幾十萬人口!!
地瓜土豆是種植便利,收獲也不低的高產作物,但總不能一直吃地瓜土豆吧,所以稻田、麥田也就成了必要的了。
人類縮小十倍后,因為體型等等限制,所產生的勞動力甚至還不足以前的十分之一,比如在宏紀元,一個成年男子能夠打理十畝稻田,但變成十幾厘米之后,可能連十分之一畝都打理不了。
要不然人類也不會拋棄收獲更豐的水稻種植,轉而選擇了旱稻種植——水稻種植的插秧是個難題,旱育的稻子,稻谷大多比水稻干癟瘦小。
稍微休憩了一會,子約就一個激靈從地上站了起來,拍了拍屁股上的土,道:“你待著吧,我先走了。”
順子此時拿著一頂草帽蓋在臉上,似睡非睡,聽到子約的話也只是從鼻尖輕微的“嗯~~”了一聲,算是回答了。
“你呀,被你們老師抓到可就好看了。”子約無奈的搖了搖頭,準備沿來時的方向走回去。
但因為他來時就是迷著路摸索過來的,回去時更找不到方向,七轉八轉之下,眼前突然看不到了金黃的稻桿。
原來他已出了稻田的范圍,來到了河邊。
天地豁然開朗。
透明帶點淺綠的溪(河)水淙淙而下,光滑而又巨大的鵝卵石在河邊鋪設了一層,水草叢生,幾尾游魚順流而下,往往在河邊露了個頭就消失不見。
話說人類縮小之后,釣魚這項富有趣味性的運動也消失了,因為往往不是人釣魚,而是魚拖人。
這片天地自然和諧統一的畫面讓子約凝視了好久,隨后他發現了一個不和諧的地方,那就是畫面左下角出現了一個人,更巧的是,這人還是他認識。
這人坐在一塊半浸入水中的鵝卵石上,把細嫩的裸足放下去,用腳丫輕輕拍打著水花,享受流水如同按摩一般撫過她的雙腳。
子約走到河邊,輕喊了一聲:“喂!”
那人轉過頭來,用不帶絲毫煙火氣的眼神掃過子約,沒有回答,又轉過頭去,腳丫仍舊拍打著水花,不過力道好像變大了一些,似乎隱含著絲怨氣。
子約褪下鞋襪,把褲腳卷上膝蓋,趟著水爬到了鵝卵石上,并肩坐在那人身旁,同樣把雙腳輕巧的放入水中。
“你怎么會在這里,你們機甲研發系不是應該在那邊嗎?”子約說道,有些沒話找話的意味。
少女偏頭,蹙額,皺眉,滿臉訝然的臉上似乎明明白白寫了幾個大字:我認識你嗎?
“不用做到這個程度吧,我也沒做什么啊。”子約扶額苦笑,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