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堯王朝,地處東南,近荒域。
京城,天空剛升起晨曦。
而在這京城中,有一座王府,這座王府只比皇帝所在的皇宮要小一半而已。
宗藩法令中,封藩后不可在京城有所屬私宅,且無事不能進京。
而這座王府不同,是皇帝陛下遣匠人耗時一年整為淮王所建。
準確來說是為了淮王世子所建。
在這一座王府中有著一名,最為聲名狼藉卻未滿及冠的十八少年,其中一個房間如皇帝寢宮般輝煌,一道屏風擋在門口。
而里內那位聲名狼藉的少年此刻緩緩醒來,身旁有天生艷麗的女子躺在身側。
女子身軀被褥掩蓋卻半露,嬌嫩的后背肌膚露了出來。
少年醒來,喚來一名婢女為他更衣,而這位婢女的容顏,卻能與床上那位花魁相比,甚至還強上幾分。
穿上華錦繡袍,頭也不回不帶絲毫留戀的便離開這房間了。
而少年離去沒多久,花魁便開始幽幽的醒了過來。
她是京城采春閣的新晉花魁,容貌在京城可排進前十。
不知何時來到京城進入采春閣,但便已經艷名起京城了。
看著床榻上的那一抹殷紅色,她想要伸手過去觸摸,但卻不敢,這一切猶如是夢境一般不可思議。
也僅僅只是半月時間而已,女子自嘲的笑了笑,轉身穿上錦緞衣衫起身。
同時又有兩名婢女走了進來,其中一個手中端著一個正方形玉盤,上面放著閃耀著的二百兩黃金。
另一位帶著她去洗漱清洗一番。
而后女子才離開了這座京城唯一的王府淮王府。
坐在馬車中,女子表情淡然,眼神中卻有著一絲憂傷。
身旁放著那個玉盤和二百兩黃金。
她沒有多看一眼,就掀開車簾,將黃金扔了出去。
王府中,有一片百丈長寬的湖,湖面上建立著一個亭子,名為潮汐亭,而這湖就叫潮汐湖。
因為湖水時常濺起數丈波浪,如江海的潮汐一般。
少年名為顧劍,他靠在潮汐湖上,閉目養神。
而通往湖中心的這個潮汐亭,建有木制長廊,寬可三人橫躺綽綽有余。
而這條長廊上,有六名侍衛分別站立,說是侍衛更可以說的美貌容顏絕麗而各有春秋的女子。
則是穿著輕紗,腰間放著長劍。
潮汐亭中,除了這位淮王世子顧劍,還有一男一女,一女是先前為顧劍穿衣的婢女。
男是一位中年,大腹便便恭恭敬敬的站在顧劍面前,姓嚴名滄海,是王府管家也是淮王放在世子殿下身旁的一個底牌,同時他也是曾經淮王顧陌手底下的一員大將。
而婢女名為紅燕,意為紅顏,她坐在為顧劍沏茶。
整座王府甚至整個京城敢這樣坐在顧劍身旁的都沒有幾人,這位婢女是其中之一,她比顧劍小三歲,但那容顏卻已經是足以驚世。
顧劍三歲時,當年的淮王妃便抱來一個女娃娃,笑著對顧劍說以后等她長大了,就讓她照顧你。
當時還有一位女孩站在一旁,如一個美麗的瓷娃娃,顧劍經常在那個小女孩的身后,當一個小跟屁蟲。
她與淮王妃姓氏一樣,名為劉雨萱。
“她要來了嗎?”顧劍輕聲開口問道
他口中說的那位,是淮王妃,但卻是一位假王妃,也是當年的那位被顧劍跟著覺得煩不勝煩的瓷娃娃。
嚴滄海拱身回答道:“應當今日午后便到。”
顧劍點了點頭,看著地上的影子被天上那烈日牽動著。
一位婢女送上早點,顧劍不像是皇帝和那些王爺,早點要吃上百樣珍饌。
他的早食很平常,并不花樣,只是兩個大餡肉包子和一碗餛飩。
這位婢女將茶具收走,顧劍拿起調羹吃了起來。
時間緩緩過去,此刻已到了寅時三刻,太陽也已經高高的掛在了天空。
顧劍起身,有婢女從長廊走進,手中端著皇帝御賜金紅錦繡華袍,出自京城第一制衣先生王賢之手,王賢制衣一件千金。
也只有他是除卻織造局外唯一敢制作貴族衣物的能人,甚至被人稱為一聲先生。
嚴滄海轉身走出長廊,顧劍換上這件金黃錦繡。
踏步走出長廊,走出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