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利用赤壁之戰第一“功臣”蔣干。在演義中,蔣干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功臣”,從他手上,源源不斷的給曹操傳遞出了假消息,尤其是“蔣干盜書”導致了蔡瑁、張允被殺,造成了曹軍之中無精通水戰的大將可用。自己可以在蔣干盜得假書信之后,偷偷攔住蔣干,向蔣干說明實情,最好要拿出一些實質性的證據,讓蔣干深信不疑,并答應做曹軍內應,但是需要丞相的發簪作為信物。畢竟自己的最終目標是完成任務,沒必要向東吳效忠,也沒有必要在意赤壁之戰的結局。
優點:這個方案比較安全,不用與曹操那個“人妻大魔王”面對面接觸。
缺點:命運掌握在蔣干手里,一旦蔣干不同意或曹操不相信,就很被動,還容易暴露自己二五仔的身份。
方案二:利用龐統。赤壁之戰中,龐統作為第三方勢力,受東吳魯肅之托,向曹操獻上連環計,導致曹操將軍艦全部用鐵鏈連在一起,才讓東吳的火攻順利實施。自己可以想辦法提前找到龐統,發動嘴炮,成為龐統護衛,前往曹操陣營。進入曹操陣營后,再聯合“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想辦法拿到曹操發簪。
優點:可以借用龐統、徐庶這些牛人的勢,成功率會更大。
缺點:龐統此人肚量不大,是否會接納自己所說,到曹營之后,正面接觸曹操,那危險程度呈幾何度增長,隨時可能小命不保。
還有方法比如聯合蔡中、蔡和,或是在苦肉計時想辦法隨闞澤前往曹軍陣營,風險都太大了,蔡中、蔡和在甘寧部下受到了嚴密的監視,自己貿然接觸,風險太大。闞澤可不像蔣干這么好忽悠,很容易在他面前暴露出心思。
至于像什么直接去找到曹操,說自己知道東吳軍力部署,想要投誠這樣的方法,九成九是要被曹操一刀砍了,然后把頭掛在旗桿上。
哎,處處都是坑啊。
思來想去,這個任務的最大難度就體現在曹操多疑的性格之上了。
暫且放下思緒,吳謂打算走一步看一步,看著外面淅淅瀝瀝的小雨,他伸出了雙手,那種雨淋在手上的觸感,與真實的觸感沒有絲毫的差別,他又輕輕舔了一口手中的雨水,居然略帶微甜。
好純凈的生態環境。
好在雨持續的并不久,他待雨小之后,便命令手下收拾物資準備上路了。
又是將近半天時間的跋涉,吳謂一行人離大營越來越近了,斥候會定期通報行程距離,省去了吳謂不認識路的麻煩。
當看到大營遠遠的出現,吳謂感到了一絲不對勁。只見大營內熱火朝天,所有人都忙做了一團,一些士卒居然開始拔除封營柵欄。
這是什么情況?
吳謂命令所有人加速前進,自己先拍馬向前。
騎馬的技能仿佛是肌肉記憶一般,倒是讓他熟練掌握了,這也省去了一個大麻煩。
拍馬進入營帳,有士卒看到他回來了,急忙上前,沖著吳謂一個抱拳:“吳將軍!韓將軍有令,我部人馬,即刻拔營,前往三江口。”
前往三江口?!
這是要跟曹操打仗了?看來聯劉抗曹的戰略局面已然成型,韓當將率部將與甘寧、蔣欽一同在三江口打敗蔡瑁、張允這些荊州降將。
三江口戰役是場勝仗,但歷史系出身的吳謂,非常清楚古代戰場上的殘酷,那都是拿人命填出來的勝利。
所以這個消息還是讓吳謂感到了一陣壓力,戰爭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