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你對他人產生中度情感波動,僅有兩次。”
屏幕上光線一變,出現這樣的畫面:方銘坐在一個整潔的客廳內,他面前立著一位漂亮女孩,白裙搖曳,明眸皓齒,正在眉飛色舞的說著什么。
電影里,方銘的嘴角不自覺的勾起了一點弧度。
“這發生在兩年前,當時你在她家做客,她的活潑可愛打動了你,你產生了一些癡迷,是的,僅僅是一些。深度冷漠癥患者,連癡迷都是淡淡的,稍縱即逝。”
是的,那個女孩叫戚晴,方銘父親戰友的女兒,方銘從來沒有過別的想法,不是對方不可愛,只是他覺得差距太大,不像同一個世界的人。
畫面再變,這次是一個高挑的女孩抱住方銘的畫面,是在公司中,丁嫣然擁抱自己、觸發異能的一幕。畫面特意給了特寫鏡頭,集中在丁嫣然美麗的面部。
從觀眾的視角看,方銘注意到丁嫣然表情溫柔,情感真摯,眼中還閃著淚光,那種神情似乎在說,“只有你,寧愿犧牲自己在廣告行業的前途,也要為我站出來……”
方銘心想:“我當時沒想那么多,而且,我辭職真的不是因為你。”
再看屏幕上的自己,就像個拙劣的演員,身體僵硬、手腳都不自然,被擁抱時,好像一個被抱著的木偶。
不從第三方角度觀察,真不知道自己是這種樣子,一直以為自己挺酷呢……
“這次發生于30分鐘前,對象是丁嫣然。你們有過肢體接觸,你被她的溫暖擁抱觸動,激發出溫柔的情感,不過僅達到中等程度。”
“你產生弱情感次數為1次,發生在131天前。”
屏幕上畫面隱去,再次出現的是方銘和戚晴聊天的場景,雙方聊的很投入。
我還有這么多話的時候?
“這次微弱情感的對象依然是對戚晴,你們倆討論了《卡拉馬佐夫兄弟》,因為看法相似,產生了共鳴,你當時甚至想,有個朋友也挺好。
當然,過后,你又恢復了封閉和冷漠。”
突然,交響樂轟鳴起來,方銘吃了一驚,電影屏幕上一片雪白曠野,一個豆粒大的黑影從遠處走來。身影逐漸放大,直到走出屏幕。
這是一位披寬大黑袍,戴著白色雕像面具的女人,面具的形狀怪異,棱目、無口,令人想到某種原始藝術。她來到屏幕正中,指著臺下的方銘,用帶著金屬質感的聲音說:
“你對自己產生的情感,包括自戀、自豪感、自我同情,次數幾乎為零。
你對自己都沒有感情,完全不會自愛,有時甚至認為死亡也無所謂。死亡使生命獲得意義,漠視死亡,也就是漠視生命。”
“沒錯,有人喜歡獨處,但他們喜歡自己。你不一樣,你是被動的獨處,你也不喜歡自己。”
女人繼續說道:“你對他人、對自己都缺乏情感,你的物化程度太嚴重,快變成非人的存在,這就是你的問題。”
她音調一轉,從金屬質感變的親切、充滿人情味,她說:“當然,你也有優點。”
“一年內你對他人產生的惡念波動,達到微弱程度的,僅有兩次。一次是對創意總監的厭惡,當他反復嘲諷你的能力;還有一次是當你回想起無助的母親,你對失蹤的父親產生了厭惡。”
“時前,你開始強烈希望擺脫冷漠的心靈,體驗鮮活的愛情。雖然你到了末日才想起反省自己,但這方面還是值得表揚。”
被完整的剖析了一遍,就像是實驗臺上**的青蛙,方銘眉頭皺起,“要不要給我頒發小紅花?”
面具女人的笑聲飄渺:“你以為我是誰?”
她用溫柔的語氣說:“我只是你異能自帶的查詢功能,我就是一份智能使用指南。
除了外置的異能體系和一些數據,其它所有思維材料,包括渴望、語氣、用詞、性格、說話習慣,都來自你的潛意識和深層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