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的眾叛親離,在陸羽看來,并不是空穴來風。
袁術之所以能崛起,一方面,靠的是袁氏一族的底蘊與名聲。
另一方面,這就要歸結于袁術的“海納百川”。
可以說,在袁術眼里,只要是兵,只要你們肯投奔,那別管以前是作奸犯科,還是殺人放火,一切都不是問題。
甚至…還可以讓你們繼續作奸犯科,殺人放火!
便是為此,在袁術的陣營中,隊伍極度雜亂。
有原本是黃巾軍來投奔的,有原本是賊寇來投奔的,也有原本是地方豪強帶著幾千莊戶就來投奔的,更有數不清的慣犯…
說白了,這就是一群烏合之眾、賊寇之眾。
而他們投袁術的目的是什么?
改朝換代?錯了!
一群賊寇哪里會有改朝換代的崇高理想,他們不過是想要背靠袁術這棵大樹,繼續的為非作歹,繼續的殺人放火、作奸犯科。
根據古籍文獻的記載,正是因為袁術這位“淮南破壞王”對麾下隊伍的“兼容并蓄”、“海納百川”,整個江淮一代,秩序早就徹底崩壞了。
百姓們食不果腹,寒不能衣,氣不敢言…
早就是民怨沸騰。
而袁術手下的這些賊寇組成的軍團,與黃巾軍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順風浪,逆風投,對付弱小的百姓猛如虎,真的與強大的對手對壘,那怯弱如白兔!
如今,陳國一戰,袁術吃了大虧…
局勢從順風轉為了逆風,袁術麾下這群賊寇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各懷鬼胎…甚至不乏想要換一個更靠譜的主子的。
可以遇見的是,唱衰他的不在話下,真等到曹操與袁術,天子與偽帝的大戰開始,袁術麾下的百官怕是已經跑的差不多了。
眾叛親離,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便是為此,陸羽琢磨著…還可以再等等。
陸羽這邊想的很多,曹操卻是因為那“眾叛親離”四個字頗為敏感。
“陸司農,你且看這個。”曹操從案牘上取出一封竹簡,緩緩展開,推到陸羽的面前,“這是彭城發來的急件…”
陸羽定睛細看…
竹簡上的內容不是別的,而是袁術集結了七路兵馬,打算向徐州下邳城動兵。
這…
看到這兒,陸羽有點懵逼?
要打也該去打陳國呀?
放著這么一處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不打?怎么偏要去打下邳城了?呂布吃他袁術家的大米了?
接著往下看…
原來是因為袁術之子袁耀迎娶呂布之女呂玲綺的緣故。
說起來,袁術稱帝后,做了幾件大事兒,冊立百官,乘龍鳳輦,祀南北郊,立馮方女,也就是馮夫人為后,立子袁耀為東宮,更是派迎親隊伍赴下邳城,欲將呂布女呂玲綺接來為太子妃。
可惜的是,呂布直接勸退了袁術的迎親隊伍。
還提出什么受聘成婚,古有定例,天子一年,諸侯半年,大夫一季,庶民一月!
這不明擺著拖時間么?
能熬到明年,袁術…哪里還能看得上呂布這個渺小的“盟友”呢?
而在袁術的心目中,要么是敵人,要么是朋友,絕對不會有中間地帶…
你呂布不是不嫁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