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三年過去了,2005年3月的一天,王書記因為一次經驗交流會去到了四川成都。會后,他帶著身邊的秘書,又專程去了我的家鄉月灣村。他沒有直接去吳總正在建設的《月亮湖度假村》的項目工地,而是走向了那昔日的竹樓。
他到了竹樓,眼前的竹樓已經完全垮塌了,被厚厚的竹葉和折斷的竹桿壓著,早已沒有了昔日的影子。只有院前火紅火紅的茶花頑強地盛開著,像火炬一樣照亮著竹樓,照亮著美麗的山川。
院后的竹林生長得異常茂盛,已經可以用竹海來形容了。王書記看著竹林中那塊大石板,往昔的青春歲月又再一次回到了他的眼前。
竹樓坐落在這片竹林前面的緩坡地上,當時他們這些伐木工人去到的時候,竹樓已經沒有人住了,也不知是哪戶人家留下的,他們便作了臨時指揮部住了下來。竹樓共有兩層,樓前有個小院,有一道竹籬笆圍著,推開竹籬笆的門,小院左右兩側的屋子只有幾根粗壯的立柱支撐著。徑直走,可上樓梯到二樓。二樓一共有五間房,楊場長一個人住了最頭上的那一間,他是一位從戰場上下來的軍人,他旁邊的一間給了幾位女同志,第三間作了臨時會議室,用于辦公和開會,我在會議室的一角鋪了張床,就算是我的家了。其他兩間給了工友們。
有一天我和工友們從林場伐木回到竹樓時,看見院子里來了一位姑娘。姑娘身材高挑,儀態萬方,一顰一笑都很受人親近。楊場長后來跟我們說,姑娘叫王蓉,是一位農村姑娘,因被她爸爸媽媽逼婚,要她嫁給一位因功受傷,滿臉傷疤的外地來鄉青年,說是可以一輩子有飯吃有衣穿。姑娘不從,逃出來了,在走投無路時遇見了楊場長,于是楊場長就帶她回竹樓了。
從此,王蓉就成了我們竹樓里一道最美麗的風景。
王蓉很勤快,她很快就在小院外面的空地上開墾出了一片菜園子,種上了各種各樣的蔬菜,我們林場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
每天清晨,我和工友們總會早早地起床,在二樓的走廊上估作閑怡地溜達,當王蓉穿著那件白底紅花的緊身旗袍,擺動著婀娜的身姿,從院子里走向菜園子的時候,我和工友的眼睛就像追光燈一樣,炙熱地照著她,一路追隨到菜園子。
菜園子里,一年四季都盛開著各種顏色的菜花,一簇簇,一叢叢,爭奇斗艷,蜜蜂和小鳥自由地飛來,吃飽了又自由地飛走。她每天都會到菜園子幾趟,或摘菜,或施肥,或除草。
我和工友們進林場后,她便獨自在竹樓的二樓走廊上看書,她是一個最愛讀書的女孩兒,她的理想是當一名人民老師,教書育人。書讀累了,就下竹樓看看自己的菜園子,或到山上走走,采摘山上的野花,春天看菜園里的蝴蝶飛舞,蜜蜂閃動,夏季看桃紅柳綠,聽清風鳴蟬,秋日立于菊花叢中賞菊,濃冬時節,則站在竹樓上,遙看銀白世界,蒼松翠柏。
吊樓不遠的小山澗有一個小石潭,是她最愛獨自去玩耍的地方。
有一個夏天的下午,我從山上的孔子廟看完書回竹樓,走過小石潭旁的小路時,聽見小石潭里有水流攪動的聲音,便好奇地過去看,見王蓉正脫了衣服在小石潭中嬉戲,我便躲在草叢中偷看起來。清涼的水中,野花倒映在她身上,她清水作被,趴在松軟的沙子上,任憑小魚在她光滑的背上,高翹的臀部上,修長的腿上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溫暖的陽光透過潭水,幻作無數的小精靈,與她心境交融著,她翻過身來,枕著一塊小石頭,仰臥在潭水中,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望著松柏間透過的斑斕的光,眼睛古靈精怪地閃著。高高的鼻梁下,紅潤的嘴唇一張一翕間,撩起萬種風情。細嫩的雙手閑散地擊打著水面,濺起晶瑩剔透的水花。雪白圓潤的雙腿在水中無拘無束地擺弄著,就像兩條快活的魚。享受了一場免費的日光浴后,她便坐在塘中酥酥的沙石上,欣賞著自己白皙圓潤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