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馳一邊認真聽著,一邊不斷的回答明白,
通過文件和地面指揮中心的解釋他也明白了這次任務的內容,
在第六天康昌會發射還處于試驗階段的登返回艙,
而后利用加滿燃料的天權號將登月返回艙送到月球,
內容聽起來很簡單,
但真要實施起卻有一定難度,
首先便是要用空間站上的大型機械臂,
抓住第一個發射上來的規范化節點艙,
用節點艙來連接天權號和月球返回艙。
“沒想到還真的用到了這種節點艙!”
高宇馳嘀咕了一聲,想到了關于節點艙的一些事!
節點艙能有這樣的功能,
還要追溯十幾年前的年第九次航天大會上,
出于對載人航天在太空運行上的安全考慮,
譬如救援、轉移、運輸等可能遇到的問題。
在那次會議上,航天界提議,以后的載人飛船,要統一規范化對接接口,
其優點便是能在,將來的載人空間任務中,如登月或者登陸火星時出現危機,
在規范化的對接接口下,大華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載人航天器進行救援。
只要能送上一個飛船便能把人救下來。
這樣的想法得到了很多參會者的贊同。
想法雖好,可實踐卻很困難,
技術迭代導致這樣的想法很難成功,
但為了載人航天事故的救援,聰明航天工程師還是想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那就是規范化節點艙,
有了這個節點艙便可以將不同型號的飛船相互連接。
也正是有這東西,之后的航天大會上才有人敢提出,
多段發射,在空間站上組裝,然后登月這樣看起來很離譜的計劃。
“沒想到現在,竟然真的實行這個計劃了!”
這樣的念頭在高宇馳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便繼續與地面指揮中心交流起來。
……
三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在這三天里高宇馳將有的忙。
而在高宇馳忙碌的同時
而遠在三天航程之外的王猛,也在月球上忙碌著,
在得到通過天兔一號的反饋,爭得大華同意后,
王猛加緊時間建造中繼通信衛星,為自己遠行火星搭建通信。
在忙碌了半天,送走四個中繼衛星后,王猛又將前哨站基地增加到十個,這才休息下來。
“前哨站基差不多夠了!”
“再造幾個菜園子,然后留下些材料,差不多就夠了!”
想到這里,他翻看起了圖紙,
雖然登上月球沒有多久,但他對在這里已經厭煩了,
永遠都是灰黑色的景象,
永遠都是死寂無聲,
在這樣安靜的能聽到自己心跳的世界,王猛已經不想在多待,
他現在只想盡快前往火星,
雖然那里的條件也很惡劣,
但那里起碼有聲,甚至還有風,
即使那風可能是全球性的沙塵暴,揚起萬米高的沙塵。
那也要比死寂的月球強上很多,
再說到達火星便能完成系統任務,想到這個他內心還有些期待。
“最多七天,我在月球上最多就待上一周,再就不能多了!”
心中思索著這些的同時,
他要找的藍圖也找到了。
“太空無土栽培技術,小型模擬生物圈。”
看了一眼這兩個技術的介紹,
王猛又看向了不遠處的前哨站基地
“他們兩終于可以有活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