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還是虛影的時候,王猛還感受不出什么,
但現在,當虛影變成實體,
一千二百米的高度帶來的視覺沖擊前所未有,
如果以三米一層的房屋高度計算,
此時他面前的框架足有四百層的高度,
但這樣的高度,想比于大都地面指揮中原本設計的超大型超大空間結構來說,
依舊是小屋見大屋,
大華的超大型空間結構的理論長度竟然有著三千米的長度,
在看著眼前這一千多米的框架,
王猛很難想象,那是多么龐大的工程,
“也不知道,地面何時能實現這樣偉大的航航天工程!”
他以前對于這樣的計劃還不敢想象,
但現在,有了他的技術共享支持,想來這樣的計劃實現的過程能快上許多。
雖然大華有著三公里級別的技術框架,
但成熟度還很低,
對于王猛來說,一千二百米已經足夠了,
擁有一座四百層高的樓房,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可現在樓房就擺在眼前:
“上去看看!”
想到這里,王猛找到底部的入口鉆入了這巨大的框架中,
進入里面的他這才發現,所謂的框架真的只是框架,
其主體結構就是一個長達一千二百米的大管子,
當然說是管子,
這框架結構的技術含量的遠遠高于管道,
在地面的說明中,
這框架更像是一根龍骨,
是艦船中,從基底中央連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個縱向構件。
王猛不懂造船,
但通過地面的介紹,
他了解到,龍骨是建造船只第一個建造的部件,
而后通過龍骨結構,完成整個船只的建造,
大型空間結構正是在這樣的思維啟示下出現的,
不論是建造海洋中的船只,還是太空中的飛船,
總是要一個主體結構,作為整個船只的支撐,
雖然太空中沒有,大風大浪要求龍骨足夠結實,
但在這樣的思維定式下,
用熟悉的方式建造飛船,
也可以將造船廠的一些技術移接到太空,可以減少一定的技術開發時間,
回想這與地面交流過的一些事情,
“這真是叫做開局龍骨,飛船隨意拼接!”
王猛嘟囔了一句便開始了拼圖游戲,
至于這一段時間內會拼出個什么飛船,
他也不敢奢望太多,
像科幻電影里那樣的飛船,他也沒有自信自己有那樣的藝術細胞,
就算有著地面的指導,王猛也只希望他做出的飛船不丑便行。
“首先將玲瓏一號小型核電站放出來,將電力供給上。”
此時的框架內還一片漆黑,
雖然可以展開太陽能發電板,
但有了核電站的他,已經不需要如此效率低下的核電供給了。
此時的王猛正沿著框架的內部向上飄去,
這時火衛一重力低的好處也體現了出來,
往高處爬幾乎不需要多少力量,
王猛一節一節的向上攀爬著,
雖然框架的主體結構可以成為一個管道,
但每一節并不想通,可以說此時這根龍骨更像是竹節,
畢竟這是在危險的宇宙環境中,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某個地方破了一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