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的衛星中,
有一顆僅比木衛三小一點的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土衛六,
而土衛六比木衛三更為神奇,
上面不但有著濃厚的大氣層,更有著伴隨著閃電的雨水,
也有著像藍星一樣的地表海洋。
這樣神奇的星球,不去看一眼,王猛覺得有些遺憾,
至于去不去土星,他還在等花神星的結果。
而就在這時,
他的耳麥中響起了花神星的聲音:
“根據先前殼層氦閃爆發所收集到的數據,已經對磁約束技術進行改進,
預計在118小時后可得到第一次實驗模型。”
“已經可以推算出,殼層氦閃脈沖推進器的模型了?”
“是的!”
聽到花神星的回答,王猛心中一定,這便是他要等的事情,
“沒想到花神星這么快,便運算出了殼層氦閃推進器的模型!”
花神星給出的時間,遠超他的預料,
畢竟三代核聚變發電設備的研制時間將近一年,
他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但轉念一想,
那次爆發恐怕已經將所有殼層氦閃的數據最大程度的展現在了花神星的面前,
而這種爆發實驗也不是誰都能做的,
就像是藍星上,
能承受1.3億噸當量爆炸威力的實驗場地并不好找。
“也不知道殼層氦閃脈沖推進器是什么樣的?”
……
118小時,不到五天的時間,
這點時間對于王猛來說并不漫長,
而殼層氦閃推進器的成功與否,也關乎著他接下來航行的方向,
在這五天里,
隨著飛船漸漸遠離木星,
當距離木星接近3000萬公里的位置時,
木星在王猛的眼中已經無法保持星體的形狀,開始介于星光和星體之間,
縱使木星是整個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的最大天體,
但在如此距離下,依舊會變得渺小。
而隨著他遠離木星,
另一個受距離因素而影響的問題也出現了,
他與藍星的信號延遲進一步加大,
此刻他與藍星之間的通話,
一來一回間已經超過了一個小時,
即使中微子通信技術有著極強的穿透力,通信過程都是走的直線。
但中微子通信依舊在光速的框架內。
對此王猛也無能為力,
雖然延遲很大,
王猛還是將殼層氦閃爆發所收集到的數據分享給了地面,
希望地面能帶給他一些驚喜。
……
時間一轉,便到了花神星該出實驗模型的日子,
而此時的王猛正在飛船天文臺上,用光學天文望遠鏡觀測著6.1個天文單位之外的土星,
“實驗模型已經完成,是否查看?”
“完成了!”
聽到花神星的聲音,王猛立刻打開了信息接收面板,
“讓我看看!”
隨著殼層氦閃實驗模型傳到他的信息接收面板上,
王猛的臉上露出了奇怪的神色,他有些不確信的反問了一句:
“這就是,你模擬出的實驗模型?”
“是的!”
聽到花神星的肯定回答,
王猛再次看向信息接收面板,
看著長5.6米直徑1.3米的圓柱形裝置,
回想起先前殼層氦閃爆發的威力,他有些無法相信這就是殼層氦閃脈沖推進器。
花神星的情感程序似乎分析出了王猛的懷疑,
于是解釋到:
“在參考地面提供的研究方法后,第一次實驗,需要在安全的范圍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