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脈沖推進器的爆發頻率很低,
那種不斷噴發的現象,
讓王猛想起了斯拉夫熊國的核子推進器,
那是一種用核彈爆炸推進飛船的神奇方式,
而殼層氦閃推進器也能做到那種程度,
理論上殼層氦閃推器也能像核子推進器一樣,達到光速的14%,
但可惜的是材料技術的限制,
讓王猛和花神星只能不斷的進行實驗。
所幸殼層氦閃不像是核彈那般,存在著臨界質量
無論是钚還是鈾元素,
它們最少也需要10千克或者15千克的質量才能開啟鏈式反應,
當物質量低于這個數值,則反應發生的效率將大大降低。
而殼層氦閃卻沒有下限,
甚至說很小的物質能量,便能爆發出媲美核彈的威力。
再通過磁約束技術,對等離子體的控制,
殼層爆發所產生的推力,
可以進行大小和方向的控制,
這無疑是滿足了建造推進器的條件,
當然一次殼層氦閃的爆發,還有些不夠,
在當前人類材料技術的限制下,
能承受超過上萬當量爆炸的材料并不多,可以說幾乎沒有,
因此在這三個月的不間斷實驗中,
花神星同過模擬計算,
找出了小威力殼層氦閃多次爆發的方法,以降低推進器的材料損耗。
通過這種方式,實驗中的推進器終于超過人類當前火箭推進器的水平,
而在威力很難提高的情況下,
王猛與花神星也只能提高脈沖的頻率,
因此原本還能看到脈沖現象的推進器,
此時已經與火焰極為相似了,
肉眼在多少頻率下會將一張張圖片看成動畫,
王猛已經忘記,
但現在他也無暇顧忌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
因為此時花神星,已經將新推進器的推力、速度等數據整理了出來,
“如果將這次實驗的推進器加裝到飛船上,可將本飛船加速到102公里每秒!”
聽著花神星的語音,再看著這個速度,王猛認真的想了一下后說道:
“這個推進器已經可以裝到飛船上了!”
……
在經過安全驗證后,飛船終于有了新的推進器,
原本猙獰的飛船,變的更加挺拔兇猛,
在新的推進器加速下,
這艘猙獰的飛船向前而去,
而看到這樣的速度,王猛也終于決定,
前往土星,
以當前的速度前往土星也只需半年的時間,
就這樣,王猛再一次踏上了新的航程。
……
當然在前往土星的過程中,推進器的實驗依舊沒有停止,
但可惜的是,
在突破一百公里每秒的速度后,
無論是材料還是其他方面都遇到了瓶頸。
對于這種瓶頸也在王猛的意料之中,
雖然期望的千分之一光速沒有達到,
但超過一百公里每秒的速度已經讓他很滿足了,
在這樣的速度下,
完成第二個任務也能控制在十年內,
至于突破千分之一光速,在他看來短時間內無法做到了,
但萬萬沒想到,
地面竟然給了他意料之外的幫助,
讓他距離千分之一光速更進一步。
自從可控核聚變技術出現后,
地面對于這項技術,以及這項技術之后的衍生技術,能給予的幫助已經不多了,
超過一個小時的信號延遲,讓技術建議也很大的滯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