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萬劍得令,地北天南云上來,恍恍乎如朝拜君王,一聲令下,便橫穿天地如鐵騎,颯沓流星,紫電奔雷。
但這【劍者,獨尊也】也是一門隨著力量的變強而變強的武技。
九品之時,只能夠一劍喚來百劍,且消耗極大。
可即便如此,這種完全超脫了九品武者該有力量的武技,也已經是徹底的BUG了。
一劍御百劍,這哪里還是一個九品武者該使出的力量??
可這偏偏就是十星武技的圓滿程度。
難怪強如那正氣閣鶴家前捕頭哥舒云,也不過是個七星武技所有者。
而大師兄的武技,似乎也介于七星和八星之間。
不是七星武技不強,而是十星太過BUG。
十星,是傳說中的功法,是普通武者一輩子連名字都不會知曉的功法,是即便被某個大勢力占有也深藏不露的功法,是一旦出世就會引起腥風血雨的功法。
同樣,十星武技的修煉難度,完全是地獄級別,這就不是給凡人修煉的武技,就算別人僥幸得到了十星武技,想要修煉入門,那也極其極其極其艱難的,更別說圓滿了。
......
四月十五日,午夜。
——您于禁地.風雪森林感悟,領悟五個時辰,獲得氣運10點,您領悟了【九識如來劍解】,該劍法已經圓滿——
再一門十星武技。
白淵靜靜體悟著這門武技。
一種身體與神魂的熟悉感傳遞而來,他似已經脫離了劍的范疇。
或者說,他其實早已脫離了劍的范疇。
手里有沒有劍都無所謂。
因為,他已是劍。
【九識如來劍解】似乎與佛門有關。
這九識指的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阿摩羅識。
其中,前六識都很好理解。
第七末那識,指的則是思量,所執乃是第八識。
第八阿賴耶識,指的則是“藏”,通俗來說,即一切前六識所得將經過第七識而化歸“業種”。
第九阿摩羅識,指的則是真如,圓滿,無垢。
佛門修行,所求的無非是解開末那識的所執,從而頓悟。
若說【劍者,詭道也】是劍妖,【劍者,獨尊也】是劍帝,那么...【九識如來劍解】可謂是劍中世尊。
能以九識查一切攻擊,以九識馭一切劍,攻防一體,可斬人九識卻不傷人分毫,也可防他人無影無形無息之攻擊。
簡而言之...
白淵能用劍斬去別人的九感,也可以防止別人通過蒙蔽他九感的方式而突襲。
簡而言之,他可以閉目、塞耳、堵鼻、蒙嘴,麻痹肌膚、陷入睡夢,斷思量,斷業種,斷真如......可只要九識里有一識尚在,他就能夠以劍攻防。
這是一門不可思議到了極點的武技。
這門武技或許在攻擊性上并沒有詭道和獨尊強大,不...用這門武技去攻擊,完全是暴殄天物。
它從諸多方面補全了白淵的空缺的短板,初步建立了防御型武道體系。
只不過,
這樣的武技限制性也極大。
如果說【劍道,獨尊也】和【千手魔羅】是成長性武技。
那這門【九識如來劍解】則是逐漸“解封”型武技。
換句話說,白淵無法在九品的時候就動用九識攻擊,而只能動用五識之中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且消耗不小。
可是,在攻擊范圍上,【九識如來劍解】的斬識卻比【罪業火海】的范圍廣多了。
【罪業火海】基本是要靠近到一米之內才能動用,而斬識的范圍能達到兩米...而隨著境界的提升,范圍還會相應提升。
在感受完自己所獲得的力量后,
白淵心底真的生出了一種疑惑。
這真的是能由九品武者練成的武技嗎?
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