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迫不及待的點開回復,一大篇文字出現在眼前:
“相比于屏下指紋僅需要簡單的成像,屏下攝像頭對畫質和像素點密度有著極高的要求,”
“OLED屏幕雖然是可以透光的,但透光率其實比較低,光學指紋識別可以通過屏幕的主動高亮發光照亮被攝畫面,來彌補透光率低的問題,而屏下攝像頭只能被動接受環境光,”
“在攝像頭模組本身較小、感光能力較弱的情況下,透光率便成了一個大問題……”
楊小秋眼睛一亮。
這段話簡明扼要,直接點出了問題的關鍵,從這里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專業功底很強。
難道是業內哪個大佬?
楊小秋好奇的點開他的主頁。
頭像和昵稱都是系統隨機的,主頁一個主題帖都沒有,再看了看創建時間……
“建號不到五分鐘?”
“他是,專門為我來的?!”
忍住好奇,她繼續朝下看去。
“……我這里提供的解決方法是:微透鏡技術。”
楊小秋愕然:“微透鏡?”
她可以肯定,業內并未出現過這個名詞。
這到底是什么人?!
“OLED面板中真正透光的部分是發光二極管(像素)間的縫隙部分,只要PPI變低,像素間的空隙也就越大,從而使更多的光線可以穿過屏幕,提升成像效果,下面是兩個具體的解決思路。”
“第一個是用結構更薄,透光率更高的PMOLED局部代替OMOLED,PMOLED材質屏幕具有數量極多、孔徑極小的透鏡小孔,可以一定程度彌補透光率不足的問題!”
“另一種是用“顯示屏+液晶調光膜+補光燈”的組合,配合圖像傳感器,通過電壓調節來控制屏幕的透明度,從而給屏幕下的攝像頭“讓”出光線。”
“……”
看完整篇帖子,楊小秋陷入了沉思。
然后,她抬起頭,一雙小圓眼越來越亮,連日的疲憊似乎全部一掃而空!
“對啊,我怎么沒想到呢!”
“哼,老娘跟他們說這東西能搞,他們還不信,一群迂腐的糟老頭子!”
在她看來,這兩種方法都具有極強的可行性,而且現有的硬件水平完全可以達到。
唯一的問題是,適配的調控系統去哪找呢?
鏡頭前有復雜的顯示層作為遮擋,所以無論硬件如何調控,最終實際拍出的畫面都會有些模糊,
對細節和色彩產生的影響,會進而直接影響到畫面效果。
因此,屏下攝像頭需要算法的加持來進行一定的偏離矯正,才能獲得讓用戶滿意的成像質量。
可包括紅果在內的所有大廠,目前都不具備針對屏下攝像頭模組的兼容技術。
“沒系統……”
楊小秋的臉蛋頓時垮了下來。
屏下攝像頭的問題是解決了,可現在又引出來一個更大的問題。
難道要為了一項技術,還得再專門研發一個系統?
一個系統的立項研發周期短則五六年,長則十幾年都有,這特么得搞到猴年馬月去?
“嗯?”
忽然,楊小秋的視線重新轉到桌上,那臺造型呆萌的手機……
顯示屏中還在不斷滾動數據流,一個個參數構成了一個動態的中指造型。
很粗壯,很雄偉,令人渴望。
楊小秋俏臉微紅,舔舔嘴唇。
“老娘特么……”
“好像有點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