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家和國內車企完成合作意向的國外車企,在剛剛完成合資時,就是一汽占比60%,大眾占比30%,奧迪僅占比10%的合資模式。
饒是如此,每年奧迪也能從國內市場賺到幾百億的利潤。
由此可見當初奧迪的決定有多明智。
畢竟,“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名頭不是白叫的。
“他們同意為我們提供Quattro四驅系統,同時還答應說服霍尼韋爾,為我們提供渦輪。”工程師驚喜的說道。
在國際汽車市場風云變化的今天,很多配套廠商都會選擇抱緊一條大腿,以求發展。在渦輪領域,博納爾多抱的是奔馳,而霍尼韋爾則更傾向于奧迪。
兩個老大帶著各自的小弟,對釘子展現出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態度。
此外,奧迪的總負責人還親自給釘子發過來一條郵件。
看完郵件,羅離明白了一切。
首先,奧迪算是第一個親眼見證釘子和紅果撕逼大戰的汽車廠商,他們被釘子強大的研發能力所震驚,之后更是第一時間采購了一批由華芯國際生產的10nm芯片,以作車載系統的研究。
之后,在釘子公布石墨烯電池技術的時候,奧迪還曾親自登門拜訪過,只不過當時來晚了一步,沒有趕上。
他們也是除比亞迪外,唯一一家到訪的豪華汽車廠商。
作為回禮和提前布局,當時釘子還特意贈與了奧迪一塊標準尺寸的石墨烯電池。
這讓那位奧迪高層很是震撼,他當時問了羅離一個問題:“釘子難道不怕奧迪用它鉆研出石墨烯電池的配方,影響釘子的市場地位嗎?”
對此,羅離則是微微一笑——能研究出來我算你牛逼。
整個紅果陣營那么努力,而且努力了那么長時間,到現在也就研究出來一個屁都不是的殘次品,以紅果的技術底蘊都做不到,更何況你們呢?
說到底,汽車生產是制造單位,不是研發單位,不具備這個實力。
當然,這話肯定是不能當著人家面說的,所以羅離當時只是委婉的表示,奧迪可以拿去隨便研究。
這個舉動直接把那名奧迪的高層感動的夠嗆,連連道謝。
果然,幾個月過去,奧迪已經放棄了。
除此之外,釘子做的是越野車,對標的是奔馳,在市場定位上與奧迪重合度并不高,相比于奧迪,奔馳才是最應該擔心的那個。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原因。
釘子和奧迪,在市場定位上的重合度小,但奔馳不是啊!
在整個垂直領域的方方面面,奔馳和奧迪幾乎都有著激烈的競爭。
而且奔馳太強了,發展的也太快了,甚至已經強大到奧迪很難追上的地步。
在去年,奔馳在國內累計銷售了77萬輛,增速更是高達11.7%。
反觀奧迪,只銷售了堪堪70萬輛,增速則只有5.4%。
再這樣下去,奧迪在國內的市場就要被奔馳擠占完了。
奧迪迫切需要給奔馳找一個對手,來減緩奔馳的擴張速度……還有誰能比釘子更合適嗎?
和奔馳本身就有矛盾,再加上自身足夠牛逼,還幾乎影響不到奧迪……這么完美的企業,無論從戰略還是戰術上,奧迪都是要極力扶持的。
唯一的困難,只有汽車生產資質。
想申請到這個資質,實在太難了,哪怕是釘子也需要好多年時間,這也是奧迪一直可持觀望態度的原因。
但就在今天,
奧迪收到內部消息,釘子獲得了上面親自授予的光榮匾,順帶還拿到了年度杰出科研企業的稱號,奧迪老總眼睛都瞪大了。
在奧迪的預想中,釘子憑借10nm芯片和石墨烯電池,獲得年度杰出科研企業提名是必然的,但至少也要向往常一樣走個流程,大家投投票、拍拍馬屁什么的。
結果你倒好,直接連過程都省了。
這也意味著,上面對釘子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
這無疑是給所有人釋放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
有這個因素在,小小的生產資質,那還不是有手就行?
而這個郵件,便是代表了奧迪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