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城廠房建設得極為順利,但鵝城領導班子漸漸琢磨過味兒來:這“盼達汽車公司”和“10億美元”的投資,簡直就是想瞌睡就送枕頭,哪有那么好的事兒
于是,便成立了一個涵蓋法律專家和汽車工程師的高級調查小組,專程跑了一趟特拉華州,對盼達公司的背景、資信、市場,發動機生產線等進行實地調研。
沒多久,遠方傳來“通報”,帶來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這家名叫“盼達”的汽車公司注冊時間極短,十有就是沖著華囯而來的。
好消息是盼達汽車雖然成立時間短,但在美國有工廠和流水線設備,可生產南斯拉夫小紅旗,他們已經試坐過,檔次不高。
他們已經和高層反映,后者同意從日本豐田引進新車型到鵝城生產。
最后,考察小組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盼達公司的產品水平不是當時最高的,但資金實力雄厚,投資者有戰略遠見,出于華囯汽車工業發展的需要,有一定吸引力。”
鵝城為防止意外,為盼達汽車公司規定了“兩個100”,100自己出資和100出口;同時還立下了“兩個不許”:不許在華囯傳教,不許修建高速公路。
“兩個100”都能理解,“兩個不許”似乎就有些莫名其妙,但這的確是有緣由的。
不得不說去美國調查的高級小組的確很有一套,他們發現了“盼達”背后的“地球聯盟協會”盼達汽車公司的注冊地特拉華州有著“地球聯盟協會”在美國的主要分支基地,而汽車商金國源正是“地球聯盟協會”的高層。
更重要的是,他們還發現“地球聯盟協會”其實一直都有著“地球大一統”的終極幻想,實現幻想的第一步,就是修建貫通全球的高速公路網。
更要緊的是,他們的帶頭大哥文征明在華府內部有著不少的人脈。據傳,他與美國前國務卿亞歷山大黑格關系密切。
不管他們的“全球高速公路網”是最終幻想還是胡思亂想,都得從源頭掐了。
面對著諸多的額外條件,盼達汽車公司都滿口答應,鵝城方面也是胡蘿卜和大棒雙管齊下,補完條件后,就將剛剛新建完畢的市府大樓讓給盼達汽車做辦公室。
“東方底特律”的名頭還是如期響了起來,鵝城霎時成為一塊投資熱土,地價在短時間內暴漲,地產公司紛紛進入。
“80年代看深甽,90年代看鵝城。”
鵝城人終于不用在睜眼閉眼間,看羊城眼熱,看深甽眼紅。
可沒人會想到,盼達汽車的食言速度會如此之快。
鵝城廠房奠基沒多久,盼達汽車以某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和鵝城大吐苦水,說擺明了這兩年汽車出口十有會黃,不如聯手一起開辟國內市場,把30產能放到國內銷售,并表示這個項目從未進入國家汽車主管部門規劃之內,因此能否內銷及內銷比例,應該自己能說了算。
但鵝城仍然堅持文件精神,堅持最初的“兩個100”。
鵝城與盼達自奠基之后,陷入了一輪又一輪的談判,不過,這個未來的“東方底特律”一直在有條不紊地建造著,似乎竣工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