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熱火朝天、有條不紊只是工廠的外殼,內部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看著韓振赫帶回來的資料,南易可以看出來,不管是金國源還是盼達汽車,從一開始就是做好了來國內撈金的準備,先用大投資迷惑住地方的眼睛,等到周邊房地產、銀行貸款、民間投資等各類項目跟進之時,轉身要挾鵝城妥協。
盼達就是進行賭博,賭鵝城不敢承受10億美元巨額投資撤離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不答應就就意味著爛尾樓、房價暴跌,周圍的配套設施全部作廢,答應那是不可能的,站在全國一盤棋的高度,會對國內合資以及民族汽車工業發展造成毀滅性打擊。
盼達的項目會夭折,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南易之所以關注它,是因為它完全可以和沃拉岡集團無縫對接,可是100出口的條件對盼達來說致命,對沃拉岡來說同樣也是如此。
南易不想走生產其他車企車型的路子,哪怕是車型再爛,他也想走一條原創之路,生產已有車型,就是用別人的生產工藝、技術指標,其實就是變相的代工,技術根本消化不了多少。
如果單純只是為了賺錢,南易根本就不會去惦記汽車領域,百年車企,百年沉淀,還不如一個概念、一個噱頭,一個在汽車領域深耕細作的巨無霸市值居然比不過另辟蹊蹺的所謂新能源汽車,簡直可笑。
如果沃拉岡要介入到盼達項目,等這個項目黃了之后續上,看似可以節約一點建設時間和投資,可也給沃拉岡套上沉重的枷鎖,南易原來琢磨的研發五年、提升五年、開拓五年,十五年后一鳴驚人的設想就會落空。
接手盼達,沃拉岡一開始就會被架在空中下不來,鵝城引進車企是為了賺取外匯,國家層面是為了汽車技術和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如果沃拉岡專注研發,一年只生產幾千輛甚至是幾百輛車湖弄一下,打定主意先虧損,南易可以接受,國家和鵝城能接受嗎
撫著下巴,南易沉思了許久,這才把韓振赫帶來的資料合上,意興闌珊的說道:“這個事情先擱置,等盼達項目徹底進入僵局再議。”
南易這么說,其實心里面基本放棄了介入盼達的想法,如果堅決想要進入,很多事情現在就要準備起來,之所以猶豫不決,他是想掙扎一下,拖一拖,給奇跡一點表演空間。
發了一會呆,南易把綠核發展目前在進行中的項目和韓振赫交代了一下,韓振赫歸來,意味著南易可以從具體的事務中解脫出來。
之前,韓振赫一直留在孟買盯著印度的事情,直到前些日子,情策委、南辦、小南辦聯合組建的印度攻略小組工作上了軌道,南易才把他給召喚回來。
南氏在印度的發展基礎已經夯實,接著就是等待印度經濟開放,南易再殺回孟買,把該做的事情去做完。
時間進入三月,南易關注的第三件社會事件有了結果,立陶宛獨立了。
海棠貿易那邊,從二月中開始,出貨量就增加了三成還多,南易只是關注報表,具體的事務并沒有去指手畫腳,他不在一線,就不學先賢諸葛臥龍出什么錦囊妙計了。
韓振赫來了,南易并不多的工作量八成被分擔走,億萬國際已經踏上了軌道,沿著正確的道路砥礪前行,短期想吃成個胖子不可能,今年或者說未來的三年,主要的工作就三件:打造強勁團隊、開發新客戶、維系老客戶。
外貿業務容易復制,可以預見的將來,億萬國際的老人羽翼豐滿之后,肯定有人會跳出去開自己的公司,隨著他們的出走,自然要流失一部分客戶,這個問題是無解的,核心人物的位子有限,南易根本做不到滿足每個人不斷上升的期待值。
有人走,就要有人來,只要去來之間達到一個相對的平衡值,團隊就不至于崩塌,所以,億萬國際需要一個健康的用人機制,也需要一支得力的hr團隊。
當然,說團隊言之過早,就億萬國際目前的規模,人事工作南易完全可以兼起來,等到年中的時候,再考慮設立一個人事崗位不遲。
人事崗位不急,其他的崗位和公司架構的再建立倒是有點急,南易打算現在就按照大型貿易公司的模板設立億萬國際的部門架構,主管財務和公司發展戰略的部門的總經理,分管進、出口業務,行政及其他部門的副總經理,業務科,質量檢查科,貨運科,采購科,海外事業部,以及幾個輔助部門,他都要一步步搭建起來。
哪怕是一個科只有一個人,也要先搭架子,讓公司的人習慣部門協作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