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了一次風口,孫岳峰的路已經闖出來了,原先的零打碎敲他打算放棄,準備專做大生意,他手里有了幾百上千萬的周轉資金,完全可以放開干。
才過1988年春節,他連走親訪友的時間也不留,就盤算著如何做大生意。
孫岳峰分析全國的市場走勢,得出一個結論人們對家電的需求在急劇上升,經歷一次大高潮后,市場雖然有了疲軟,有人會覺得電器熱潮已然過去,但他認為這只是一個大高潮前的暫時平伏過程,以后還會有一個更大的高潮出現。”
南易說到這里,又把故事先停住,話題岔開,“不得不說,孫岳峰的運氣很好,他當時并沒有預見到物價闖關,但是好機遇卻被他撞上了。
別人恐懼,他瘋狂,在其他人看衰電器生意的時候,他卻已經預備下一次的熱銷潮到來,調集大資金再次南下備貨,且是有計劃地備貨。
第一,他想著要早,即早早把貨源落實妥當,早去南邊的廠家聯系購銷業務,簽訂供貨合同。
春節過后,他就南下與新老廠家大談生意,價錢、供貨方式等等,全部落實。
第二,他根據當時的消費者購物心理,應各種不同層次的消費者的需要,把型號品牌都置齊,再則,不光只做收錄機一項生意,而要把家電的其他品類,如彩電、電風扇、冰箱等都備好貨,讓消費者走進他的店里,能同時買到所需的各種日用家電。
孫岳峰的這一步棋又讓他走對了,1988年,整個上半年,奉天各家電器商店的生意都不怎么好,他的商店也大抵如此,但孫岳峰仍不動聲色地從南邊往奉天裝運家電。
各種各樣的錄音機、彩電、冰箱、電風扇等,一車一車地貨運到臨時租用的倉庫里。
錢大把地流出去,大批的電器在庫房吃灰,好幾個月都賣不出去,資金沒法周轉,生意就做不活,孫岳峰手下的人勸他把一些積壓電器降價出售一部分,以調轉資金。
孫岳峰卻是一點不著急,不答應降價出售,只告訴手下人不要擔心,只要貨好,總會賣出去的。
他澹然地等待著,等待他認為一定會來的機會。”
南易拍了拍手,笑道“1988年剩下的故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徐露搖搖頭,“那一年只要手里有貨,什么東西都能賣出去,還賣得很貴。大哥,當時你是不是也抓住了這次機會”
“可以說抓住了一半,我提前囤貨了,但是沒有加價,直到庫存賣光,也沒有加價,等到搶購潮過去,批發價大漲,我才水漲船高,稍稍加價。”
“這么好的機會,你怎么不加價”
“那是我的取舍之道,相比通過那次機會多賺取一些利潤,我更愿意給消費者留下一個好印象、好口碑,令企業更富有社會責任感。
而且,真正的生意人只會賺取有限的利潤,暴利是無法持久的,非投機性的生意,不要想著去賺偶爾才會出現的暴利。
以后仙露資本的生意,你也要本著誠信和只賺取合理利潤的原則,不要因為一時的供求失衡而提價,也不要因為合作伙伴的利潤更高而心里不平衡。
比如開彩票店賣彩票,你的差價是兩毛,那你賺到你應得的兩毛就行了,不用去嫉妒中了大獎的購買者,你心里必須時刻提醒自己,你做的就是利潤兩毛的生意,別想著賺五毛,甚至是五塊五十塊。”
徐露滴咕道“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誰不想多賺點。”
“你說的沒錯,做生意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誰都想盡快賺到盡可能多的錢,但里面存在一個尺度。”南易從兜里掏出自己的鋼筆,“我們假設這是一支不同尋常的鋼筆,你可以花一塊錢買下,然后賣給別人兩億零一塊,再假設兩億的差價是你的純利,有了兩億,你覺得夠不夠你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