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協的演出安排基本上都是晚會,從晚上七點到十點就完事了。
而且那幫子演員們,就沒有坐全程的。
這會兒十點多,一個個打著哈欠都恨不得就地找張床躺下了。
林清風跟任均說好回頭再聊,便拉著于謙坐上了去青云社的車。
倒不是他沒地兒住。
而是林清風覺得聊新作品這種事兒,得有儀式感,該在劇場的后院聊。
于謙也習慣了林清風這樣一說到相聲就萬事不管不顧的作風,在車上給他媳婦兒打了個電話說要跟林清風去青云社聊段子。
不定晚上啥時候回去。
搞不好倆人聊太晚,就在青云社湊合一宿也是有的。
倆人到了青云社的時候,正是晚場散了,前面園子關門,后面演員們開始總結開會的時候。
這個傳統是林清風他爹傳下來的。
青云社每天演出完成以后,演員們都會在后臺總結自己今天的演出有什么不足值得改進,版主也會進行指導。
而從林清風來了以后。
這個時間就是青云社所有演員最喜歡的時間了。
畢竟,聽林清風指導,那是一件格外長能耐的事情。
不管是什么不懂的,琢磨不透的。
經林清風那么一點撥,就仿佛一通百通似的。
更不用提時不時的,林清風還會給大伙兒過活。
要不是林清風堅持說這些演員都是他爹在的時候招來的,不能亂了輩分。
大伙兒早都有拜林清風當師父的想法了。
也因此,林清風和于謙的到來,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原本由張云順老先生組織的總結會,就變成了林清風的答疑解惑講座。
趁著林清風被演員們圍在一起,張云順把于謙拉到了一邊。
“怎么樣爺們兒,比賽結果如何?”
老人家沒想到這倆少爺比完賽沒琢磨著回去歇息,而是又來了青云社。
但是不管怎么樣,他最關心的還是孩子比賽的情況。
心里知道林清風和于謙的能耐是一回事兒,但老人家總拿他們當小輩。
于謙也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回答得很是耐心:
“頭一輪比完了,下禮拜還有第二輪。”
“也不知道要比多少輪,也每個淘汰。”
于謙無奈地嘆了口氣:
“往后每個禮拜的這一天,估計都得您老辛苦一點了。”
原本,老爺子是打算逐漸退休了。
年紀大了,身體狀況跟不上。
再則,終究青云社也會是年輕人的天下。
偏偏這個比賽從下午比賽到晚上,于是老先生也只能被抓了壯丁來上臺。
就像千萬個家庭里的長輩一樣,張云順一擺手:
“這算什么辛苦。”
“你們有出息是好事兒。”
“趁著我這把老骨頭還有點兒用,多幫你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兒才是正經。”
張云順又問于謙倆人怎么回來了。
于謙就老實告訴他,下一輪的主題。
還在后臺的時候,林清風就有了想法,拽著他直奔青云社,估計今兒晚上就打算跟這兒寫本子了。
“那行。”張云順點點頭。
“你們還沒吃飯吧?”
“我去給你們買點餛飩啥的回來當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