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當然知道。”任鈞笑瞇瞇地,“我也愛聽相聲,老愛聽您的相聲了。”
“對了,你叫什么來著?”
欒云平佯怒:“……不知道我是誰您說這么熱鬧啊?”
任鈞厚著臉皮,對觀眾,一邊搖頭一邊說:“我就不喜歡跟他們這幫相聲演員打交道,一個個的,脾氣可大了。”
這里算是埋了一個點。
表面上是說剛才欒云平生氣太小氣了。
其實倒不如是在拿楊旗志砸掛。
裂穴歸裂穴,事情是過去了,是不恨了。
但不影響拿他砸掛啊。
要不怎么說,得罪誰都別得罪相聲演員。
人家在臺上沒事兒拿你拿你全家砸掛,你也沒轍不是。
下面了解內情的觀眾,都樂出聲了。
有那性情中人更是大喊了一聲好。
欒云平捧哏的風格四平八穩,等場子靜下來,才問任鈞:
“我們相聲演員?哦,您不是相聲演員?”
任鈞便得意入活:“當然了,我長沙人,唱花鼓戲的。”
欒云平想了想,便道:“哦,花鼓戲演員。”
任鈞擺手:“演員不敢當,叫我,藝術家!”
——再一次拿曲協那幫“藝術家”砸掛。
這幾個包袱都是任鈞寫的,使出來格外暢快。
然后便是正式入活,任鈞的身份是自稱的花鼓戲專業演員,欒云平的身份是一個花鼓戲的票友。
兩個人便說好在臺子上給大伙兒唱一段花鼓戲。
挑中的正是《劉海砍樵》。
但好笑的是,自稱的花鼓戲專業演員,連調子都不會,全用的流行歌曲的調。
還是欒云平實在看不下去,教他怎么唱。
兩個人才算是磕磕絆絆把這場戲給唱完了。
基本上,跟《黃鶴樓》的框架差不了太多。
但是因為下面的觀眾多數都是北方人,沒有幾個聽過花鼓戲的。
倒是收到了很大的好評。
任鈞跟欒云平兩個下了臺。
林清風便向他比了個大拇指。
任鈞回了個心知肚明的眼神。
欒云平提出來的只是選擇一個任鈞更為熟悉的表演方式。
他甚至做好了任鈞會提出演雙簧的心理活動。
畢竟欒云平有去了解過任鈞,也找了一下從前他倆演出的dvd來看。
要不說長沙人精明呢。
他們把任鈞跟楊旗志的演出視頻刻錄成碟進行發售。
也正是因此長沙甚至整個湖南,人們對于相聲和雙簧的接受程度還是相當好。
某種程度上也是存下了相聲的根。
是任鈞主動提出的可以唱花鼓戲。
其實也很簡單。
張部長希望他們兩個做的事情,是弘揚傳統文化。
能夠把相聲跟花鼓戲結合起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這也是林清風給任鈞豎大拇指的原因。
他今日挑的活兒是《歪唱太平歌詞》,穩扎穩打,繼續把太平歌詞傳播出去。
但是初衷和任鈞選擇《劉海砍樵》的初衷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