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簡單單一句商業機密,自然不太能糊弄國家臺的攝影師。
眼見這位攝影師大哥十分倔強地站在自己面前,就是不走。
一副你不告訴我我就在這兒站到地老天荒的模樣。
林清風認輸了。
他說:
“您扛這么重機器也不累得慌,歇會兒吧?”
“得,您想知道,我可以給您透露一小點兒。”
“我們有個大計劃,但剛開始琢磨,等回頭排練好了,青云社劇場等您。”
這話是說給鏡頭后面能看見的觀眾們聽的。
想了想,林清風又補充一句:
“外地朋友們也不要著急,貓牙上頭會放官方錄制版本的。”
攝影師看林清風這模樣,也知道自己大概是沒法從林清風嘴里掏出更多東西了。
只好悻悻然放棄了自己的好奇心。
他的提問實際上并不算是導演的要求。
更多的是他自己想知道。
畢竟跟了三場比賽下來。
很難不被林清風圈粉。
要不是攝影師工作繁重,他指不定就去買票看現場了。
因此,對于林清風跟貓牙合作。
最高興的反而是這個攝影師。
能夠在工作結束以后,回到家里,點開貓牙聽一場相聲。
真是能把一天的疲勞都忘光呀。
所以他才格外想知道,林清風下一步打算干什么。
可惜林清風真是一個守口如瓶的人。
也是因為攝影師這一打岔,林清風跟于謙兩個都從投入的狀態里脫離了出來。
兩個人就低著頭,在角落里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了分角。
基本上兩個人也沒什么大矛盾。
角色定下來以后,就是出本子。
本來這應該是難度最大的一條,畢竟雖然《西廂記》是傳統文化的大ip。
不管是京劇昆劇還是竹板書西河大鼓或者別的什么。
都有相關的故事。
但是改成相聲劇的,還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但是對于林清風而言,反而最簡單。
都是他從前就干過的事情。
更何況有了系統之后,對他的記憶力是一個極大的提升。
可以說,林清風不管想要使什么段子,腦子里只需要一個念頭,詞就能明明白白地浮現出來。
但林清風不打算自己親自攢這個本子。
他把這個事情交給了郎鶴焱。
作為對徒弟久別重逢之后的考驗。
畢竟當年那會兒,郎鶴焱可是主要演員。
他飾演女主,的母親。
以防萬一,林清風會在郎鶴焱寫完之后進行查漏補缺。
以及將之修改得更適合青云社。
趁著還沒到他倆,林清風靠著墻壁閉上了眼。
就閉目養神的功夫,林清風把全本的相聲劇《大西廂》在腦海里過了一遍。
順便還過了一遍全本太平歌詞的《大西廂》。
林清風打算下次貓牙再錄制,就帶著唱這個。
很快,工作人員過來提醒林清風跟于謙準備上臺。
林清風一邊走,一邊和于謙加油打氣:
“這一場,也辛苦您了。”
于謙擺手:
“甭說那個。”
——其實這也是被工作人員提醒的。
工作人員原話就是: